共有1334条搜索结果
扎根中国大地 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 清华大学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贺信中鼓励和要求我们“面向世界、勇于进取,树立自信、保持特色”。清华大学有着良好的国际办学传统,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学生数量的大幅增加,国际化办学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够强、国际化管理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逐渐暴露。从问题导向出发,学校于2017年启动“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20计划”),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五十周年之际,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呼吁建立人与自然新关系
![]()
继在3月24日举办生物多样性论坛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各国政府、公民、民间社会以及私营部门动员起来,支持正在筹建的多伙伴基金,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此次动员的目的是应对波及所有物种的生物圈大崩溃。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于今年10月在中国昆明举行,联合国将在会上敦促成员国实现在2030年之前将30%的陆地和海洋纳入保护区域的目标。
新闻学院博士生对话奥地利前总统海因茨·菲舍尔
清华新闻网4月2日电 3月26日,在全球节能活动“地球一小时”前日,由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文化中心、杜威中国中心和潘基文中心联合主办的“同住地球村:可持续发展与青年责任”全球对话主题活动在杜威中国中心举办。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景嘉伊作为中国青年代表,结合巴西调研经历,以“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为主题进行发言,与奥地利前总统海因茨·菲舍尔(Heinz Fischer)、联合国原副秘书长金垣洙(Kim Won-Soo)、潘基文中心首席执行官莫妮卡·弗雷勒(Monika Froehler)等嘉宾就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权利与义务问题进行了探讨。来自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奥地利等国的青年代表一同线上参与了对话活动。
清华大学发起全球融合式课堂项目
![]()
清华新闻网2月25日电 2021年新学期伊始,清华大学发起全球融合式课堂(Global Hybrid Classroom)项目,利用在线的方式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学生“同上一堂课”。清华学生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同学,将有机会通过实时在线的方式学习对方学校的课程,并获得学分认定。
清华大学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联合举办高级别闭门圆桌会议
清华新闻网2月6日电 2月4日,清华大学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主办以“中美合作应对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为主题的在线高级别闭门圆桌会议,探讨两国合作抗疫的有效途径和标尺。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和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艾伦(John Allen)作为联席主席分别作开幕致辞。
2020计划 | 朱大卫:对清华了解得越多,你会越热爱她
编者按:本文对清华大学改革开放后首位外籍副处长朱大卫进行了专访。朱大卫(David Zupko),美国籍,2019年6月起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首位外籍副处长。近二十年来朱大卫曾在多所世界知名高校担任管理职位,包括耶鲁大学常务副教务主任、芝加哥大学副教务主任等。朱大卫目前主要负责清华大学“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20计划”)的实施推进。在这次采访中,朱大卫介绍了加入清华大学的感受,“2020计划”实施在全球高等教育新趋势下的重要性以及他在清华国际化建设中的亲身经历。
地平线计划与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1月18日,地平线计划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全球学习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全球青年共同发展计划执行主任曲炜赴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以下简称“IRDR”) 办公室进行拜访,并与IRDR执行主任韩群力等领导进行座谈,围绕地平线计划和IRDR的使命、愿景、重点工作领域就双方开展未来深度合作进行了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