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们是谁?
计划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发起、设立和实施。目前已经与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全球产业研究院、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X-LAB等校内机构,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团中央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国家外国专家局、全国金融系统青联等中央部委相关部门,泰国正大集团、中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微软中国、环球网等集团公司,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香港注册税务师协会、美国国际青年领袖基金会、世界银行中国职员协会等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或具体工作联系。同时,“地平线”计划也建立起了涵盖世界顶级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司处级干部、大型企业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国际组织资深官员、知名社会组织负责人在内的导师平台。
02我们的目标
1计划宗旨
计划汇集了来自国际组织、全球著名高校、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国内外著名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众多高端优质资源,秉承"点燃青春梦想,助力人生成长,培育领军人才,引航青春力量"的宗旨,终致力于对标联合国SDGs各项议程和具体目标,唤醒青年参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意识,激励青年投身可持续发展事业,支持青年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实践,培育青年可持续发展领军人才,凝聚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青年智慧和力量,推动全球青年将可持续发展付诸实际行动。
2价值理念
不忘初心。致力于“唤醒、激励、支持、凝聚”那些敢于肩负起社会责任,甘于为中国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毕生力量的青年领军人才。
开放多元。敞开大门拥抱一切认同地平线计划价值理念,与地平线计划有着共同目标的个人和组织。
授人以渔。所有的活动都由计划参与者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充分调动计划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脚踏实地。一切工作以实操、实战、实效为考量,不学屠龙之术,只求一招制敌。
放眼世界。不局限于狭隘的“国家利益”和“民族感情”,时刻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为关切。
独立自主。不迎合“社会潮流”,不盲从“专家观点”,不屈于“政治正确”,不囿于“国际惯例”,致力于打造客观、公允、平等、共赢的合作生态。
3行动路线
青讯。用真诚的声音,传递我们眼中的世界。
青思。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青行。用脚步去倾听“原生态”的声音,掌握未曾“过滤”的实情。
青智。我们的力量虽小,但我们甘于承担;前方的道路虽远,但我们勇于行动。
03我们的特色
1紧贴实战的专家指导
邀请国际组织、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著名高校和智库、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知名媒体和社会组织的专家围绕全球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计划参与者进行实务指导,帮助计划参与者更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的实际情况,增强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
2聚焦顶层设计的政策研究
通过与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专业机构及大型企业联合开展政策分析和课题研究,使计划参与者能够有机会进入头部机构进行实习或参与相关项目工作,帮助其更好地了解这些机构在相关领域的目标考量和政策取向,进而增强计划参与者的大局意识和宏观思维能力。
3深入一线的沉浸式社会实践
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030目标,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组织计划参与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沉浸式社会实践,去了解中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取得成绩、形成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同时,指导计划参与者聚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运用自身专业特长、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寻找解决当地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之路,并探索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计划参与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全方位的全球胜任力培养
带领参与者走出国门,赴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著名高校、智库和基金会进行考察、调研和沉浸式学习,促进参与者深入把握全球治理相关议题,深度体会和了解各类型全球治理主体的主要特点、功能和运行模式,有效提升其全球胜任能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计划参与者深入全球治理一线去学习、实践,以深化和检验理论知识,体会和掌握实战技能。
04我们的大家庭
1导师代表
❖ 何昌垂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执行院长,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联合国副秘书长级)。
❖ 蒋逸航教授。有20多年在联合国工作的经历,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开发署担任高级官员,有丰富的国际投资项目的管理经验。
❖ 韩群力教授。现任国科联(ICSU)、联合国减灾署(UNISDR)和中国科协中科院合作的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执行主任。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
❖ 李国平先生。现任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微软(中国)公司金融行业总监,兼任微软创投加速器顾问导师,全球金融科技实验室专家顾问;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路梦西女士。美团点评集团文旅产业促进和交流合作中心总经理,中央政府事务部资深总监,曾在文旅部(国家旅游局)旅游政策研究部门工作多年。
❖岳琳女士。金融行业的高管,任职于高盛,是资产管理部门的执行董事 。目前是英国最大儿童慈善机构的执行委员,女性领导力组织Rising Network London的主席,英国华人女性联盟执委会委员。也曾经是48家集团青年破冰者的创始人与主席。
❖华一女士。中国非遗形象大使、国家级非遗华佗五禽戏59代传承人,华佗夹脊穴77代传承人,功夫空间.华佗自然疗愈中心创始人。
2计划成员
❖ 青年领军人才计划。旨在系统培养计划参与者个体参与全球治理、应对风险变局、领军青年力量的整体能力,重点面向清华大学在校学生。
❖ 青年行动者联盟计划。旨在联络和整合校内外、国内外致力于全球共同发展的青年组织和青年平台,构建青年网络、凝聚思想共识、发挥行动合力,共同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 未来合作伙伴计划。旨在以合作伙伴的具体项目为实践平台和行动平台,锻炼计划参与者的实操能力,联合开展共同行动。
❖ 青年后备军计划。自本期开始设立,旨在发掘和培养对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后起之秀,为其更好地了解全球议题和相关领域的知识提供助力,重点面对国内外优秀高中生。
05我们的运行机制
1组织架构
采取公司制治理结构。地平线计划管委会作为项目最高决策机构,凡重大事项必须报管委会决定;由计划参与者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组成最高执行机构,成员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首席宣传官等,负责项目的总体执行;围绕不同主题成立不同项目组,由项目组自主进行分工;建立观察员制度,由管委会向各项目组派驻观察员,负责督促各项目组完成工作计划,并监督项目组经费使用情况。
2运行方式
采取项目制运行模式。由计划参与者根据管委会确定的研究主题及研究方向,结合上述四个培育模块及时间安排,自主制定研究、学习和实践计划,在总体经费可控的情况下,在完成中心确定的规定动作的同时,灵活的选择自选动作。青年中心负责审核项目组制定的各项计划、经费预算,并帮助协调相关资源,监督实施。
3导师机制
采取导师制引导模式。管委会以项目组为单位为项目对象配备理论导师和实务导师,其中理论导师由清华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主要负责指导项目组开展理论学习和研究;实务导师由中央国家机关、大型国企和金融机构优秀青年干部,知名青年企业家,公益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国际组织专家担任,主要负责引导项目对象就研究主题开展实务学习和研究。
4经费支持
地平线计划为“青年领军人才计划”、“青年行动者联盟计划”的正式成员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用以负担由计划本身项目和活动安排所直接产生的费用,如社会实践、海外考察等活动期间的食宿行费用,以及由计划统一组织或认可、批准的线下活动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等,不包括由计划参与者自主确定的,非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活动和项目所产生的费用,特别是不包括外地计划参与者日常在京的食宿行费用等。计划经费的使用和报销将严格按照国家和清华大学各项制度执行并审核。具体资助的金额和比例,根据计划参与者的考核情况予以确定。
地平线计划对“未来合作伙伴计划”、“青年后备军计划”的成员原则上不予以资金支持,参加计划各项活动的费用需由自身承担,对表现特别优秀的成员经管委会审批后可以给予适当支持。
5考评机制
青年中心将围绕项目组确定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由观察员负责日常督促、检查,同时实行月度展示、中期考核、总结汇报,并辅以月度、中期和终期评选,表扬和鼓励优秀计划参与者。
同时,计划参与者将与管委会签订保证协议,确保能够服从计划的各项要求和安排,积极参加计划的各项活动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因计划参与者个人原因无法完成工作任务或者长期无故不参加项目活动,管委会有权取消其计划参与资格,并保留要求其返还在计划中为其支付的相关费用等的权利。
参与 Horizon 计划,你将收获以下认证与荣誉:
❖ 全程参与并满足项目要求的学员,可获得全球青年共同发展计划认证证书
❖ 项目期间表现突出,并受到同期学员广泛认可的学员,可获得优秀学员荣誉、奖学金和实习机会
❖ 优秀成员可以获得由地平线计划资深专家出具的推荐信
❖ 合作单位提供的其他认证
❖ 本期计划参与者有机会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Movers项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等项目和国际会议,并获得相关证明
05加入我们
计划每年举办一期,每期时长为8-10个月。计划本期拟遴选不超过40名优秀青年(年龄不超过30周岁的在校学生和青年创业者)作为培育对象,其中“青年领军计划”成员、“青年行动者联盟”成员各不超过15人,“未来合作伙伴”计划不超过5人,“青年后备军计划”不超过10人。凡符合计划公告中明确的申报条件的,无论学校、地域、性别、学历、经历都可以申报。遴选方式分为选拔制和推荐制两种,两种方式均为差额遴选,其中通过选拔制遴选30名,通过推荐制遴选10名。遴选由全球青年共同发展计划管委会主持,评委由内外部专家组成。
本期 Horizon 计划即日起至4月25日开放申请。
1评审流程
项目评审工作包括初审、复试、终审三个环节。其中,初审环节根据申报要求筛选申请材料;复试和终审采取现场面试或电话面试的方式,侧重考察申请人员的责任意识、思辨能力和个人经历。
2评审标准
申请人员应重点展现如下能力和素养:
· 社会责任:爱党爱国,信仰坚定,包容博爱,有志于回馈社会服务他人
· 广阔视野:具备兼容并包的心态和国际视野
· 创新能力: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和思辨能力
· 领导潜力:丰富的团队协作和领导经验,出众的影响力
· 外语水平: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包括书面和口语
遴选的标准除计划公告中已经公布的条件外,还将考量申报者的知识结构、研究水平、领导能力、创新能力、自组织能力、奉献精神、社会实践经验、国际视野,以及参加计划时间的匹配程度等。
3申请步骤
1.提交申请材料(请提交 PDF 文档):
· 中英文简历
· 个人陈述,不超过2500字,可参考如下内容进行组织:
▷ 为什么申请本项目
▷ 以实际经历为例,体现你为什么符合申请标准
▷ 加入本项目,你希望从事哪个领域的研究或者项目
▷ 未来三到五年规划及期望从项目中得到什么收获
2.线上申请
登录以下网址进入申请页面,填写信息,上传材料:
https://biaodan.info/web/formview/5c70c714fc918f630a17887b
3.时间安排
· 开放申请:即日起至4月25日
· 组织面试:4月25日至5月10日(初步计划)
· 公布名单:5月17日(初步计划)
5答疑安排
1.了解地平线计划详细情况可登录地平线官方网站:
http://www.horizon-progr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