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手作(清华校内专场) | “异彩纷呈”艺术创作系列课程

1.jpg

立夏将至

云端手作美物

共创“异彩纷呈”

度五一假期时光


本馆特展“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即将结束,展览展出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所藏325件套世界古代玻璃,以及中国多家文博机构的玻璃藏品。以时间为轴,通过玻璃物质材料,呈现人类古代世界文明史、科技发展史、艺术史和贸易交流史的相关内容,从中窥见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意义、以及中华文明的博大包容性与伟大创造性。

结合此展,将开设“彩色陶泥DIY‘蜻蜓眼’饰品”“百变拼贴马赛克”两期“云手作”课程,相聚云端共享玻璃艺术之美。按近期疫情防控要求,本系列课程仅面向清华校内师生开放报名,以保障课程材料包准时领取,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活动主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部

课程一  彩色陶泥DIY“蜻蜓眼”饰品

2.jpg

眼纹玻璃珠串,春秋末期,山西博物院藏正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3号展厅展出蜻蜓眼玻璃珠是以眼睛为纹样进行装饰的玻璃珠,在单色玻璃珠母体上嵌进另一种或几种与母体颜色相同或不同的玻璃,在表面形成多层圆环状纹饰或圆环状凸起,似蜻蜓复眼的一类玻璃珠。


夏天将至,除了可以穿着漂亮哒裙子,还需要搭配美美哒饰品。本期课程将以彩色软陶泥材料,制作出不同色系及款式的“蜻蜓眼”饰品,共同感受古代玻璃艺术创造的魅力,相信总有一款适合美美哒你。

本期课程为清华艺博“手作之美”系列活动第45期。

彩色陶泥DIY“蜻蜓眼”饰品

课程主讲

周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部公教项目主管

课程时间

2022年5月1日(星期日)14:00-16:30

课程人数

12人(仅限清华校内师生报名,报满为止)

课程内容

1. “异彩纷呈”展眼纹玻璃珠串赏析

2. 软陶泥材料及制作工具使用介绍

3. 饰品制作技法示范

4. DIY“蜻蜓眼”饰品

5. 课堂互动交流

课程形式

腾讯会议(请提前下载“腾讯会议”,会议邀请号将于报名成功后通知)

课程材料

报名成功者获材料包一份,包含彩色软陶泥(套装)、饰品配件、制作工具

课程收费

80元/人(含材料包)

课程报名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课程报名。本馆将以电话和邮件形式通知预约结果,请注意接收按近期疫情防控要求,本系列课程仅限清华校内师生报名。

3.jpg

课程主讲

4.png

周  莹

清华艺博公共教育部公教项目主管


课程材料包

5.jpg

彩色软陶泥(套装)、饰品配件、制作工具


彩色软陶泥DIY“蜻蜓眼”饰品展示

6.jpg

7.jpg

8.jpg

                                                    9.png


课程二  百变拼贴马赛克

10.jpg

左2图:马赛克图案玻璃片,托勒密王朝,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东地中海地区右图:马赛克人面玻璃饰,托勒密王朝-罗马帝国早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埃及正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3号展厅展出

本期课程将通过“异彩纷呈”马赛克展品为导引,了解玻璃马赛克的制作工艺,学习图案的色彩、构成与组织方法,并以拼贴玻璃马赛克的方式,组合变幻多元的图案来制作玻璃烛台,感受浪漫静谧的玻璃马赛克艺术,与您的好友在夏日的夜晚一同“笑把玻璃盏”。

本期课程为清华艺博“手作之美”系列活动第46期

百变拼贴马赛克

课程主讲

王玟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部公教项目主管

姚红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年度优秀志愿者

课程时间

2022年5月5日(星期四)14:00-16:30

课程人数

12人(仅限清华校内师生报名,报满为止)

课程内容

1. “异彩纷呈”展马赛克展品赏析

2. 玻璃马赛克材料及工具使用介绍

3. 图案的色彩、构成与组织方法

4. 玻璃马赛克作品拼贴示范

5. 课堂互动交流

课程形式

腾讯会议(请提前下载“腾讯会议”,会议邀请号将于报名成功后通知)

课程材料

报名成功者获材料包一份,包含玻璃器皿底胚、玻璃马赛克材料、胶水、指套、按压棒、电子蜡烛

课程收费

80元/人(含材料包)

课程报名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课程报名。本馆将以电话和邮件形式通知预约结果,请注意接收按近期疫情防控要求,本系列课程仅限清华校内师生报名。

11.jpg

课程主讲

12.jpg

王玟惠

清华艺博公共教育部公教项目主管

13.jpg

姚  红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年度优秀志愿者


课程材料包


玻璃器皿底胚、玻璃马赛克材料、胶水、指套、按压棒、电子蜡烛

14.jpg


马赛克玻璃烛台展示

15.jpg

16.jpg



原文链接:云手作(清华校内专场) | “异彩纷呈”艺术创作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