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在全球层面是没有政府的;联合国大会并非全球议会,联合国秘书长也并非世界总统。尽管国际社会是一个无政府社会,但绝非是无规则社会;二战后各领域建构起的国际机制都在深刻形塑着全球公共事务。而在“非西方崛起”、信息化浪潮来袭、新兴制度实体涌现的当下,全球治理又会发生怎样深刻的变革?人类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在“全球治理导论”的课堂上寻找答案吧!
内容简介
本系列讲座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赵可金教授的《全球治理导论》课程,每节课以讲座的形式开放给旁听同学。本课程是一门导论性课程,意在为学生在全球治理领域提供一个引导框架,包括对全球治理的概述、全球治理的机构和法治基础、全球治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全球治理的政策过程和实践。对于公共部门、私有部门和公民社会部门的人士来说,全球治理系统都会对其决策和执行施加某种约束和机会,该课程将帮助学生对全球治理的运作过程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
时间安排
时间:2022年4月12日(周二)9:50-12:15
方式:荷塘雨课堂线上直播
主题:社会网络与治理
阅读材料:
①玛格丽特·E.凯克和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莱斯特 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③赵可金:《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
④Hale & Held, eds., Handbook of Transnational Governance (both are short): Young,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chap. 2); Germain,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chap. 4); Etzioni, "Tomorrow’s Institution Today: The Promise of the Proliferation Security Initiative", Foreign Affairs, 88 (May/June 2009); Cooper, "The G20 as an Improvised Crisis Committee and/or a Contested 'Steering Committee'", International Affairs, 86 (No. 3, 2010).
⑤Reimann, "A View from the Top: International Norms, Politics, and the Growth of NGO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50 (No 1, 2006); the statistic are outdated, focus on core theses;
⑥Brown, "Oxfam America: Becoming a Global Campaigning Organization",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Case # C16-04-17380.0;
⑦Bolton & Nash, "The Role of Middle Power-NGO Coalitions in Global Policy: The Case of the Cluster Munitions Ban", Global Policy, 1 (May 2010);
⑧Wong & Brown, "E-Bandits in Global Activism: WikiLeaks, Anonymous, and the Politics of No One",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11 (No. 4, 2013).
系列讲座安排
学习收获
1. 学生将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有关全球治理理论、制度、过程和绩效的全景概貌,努力探索提升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能力的理论、方法和路径,拓展其全球视野与国际理解能力。
2. 报名并参与本课程中的任意6次讲座即可获得全球胜任力中心颁发的minipass,集齐一定数量的minipass可获得全球胜任力证书。
报名方式
1. 请同学们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雨课堂,我们将在课程公告中发布微信群二维码,请大家及时扫码加入微信群聊,方便接收后续讲座信息。
2. 本课程仅限清华大学在籍学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