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这一“双碳目标”,需要更加科学的措施和更多科技的创新。
自强的清华人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创新的清华人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解决问题。
2021年9月22日,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与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联合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东厅揭牌。
2021年9月22日,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2021年10月25日,由清华大学倡议发起的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暨第三届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科学双碳,创新先行
你是否也想站在时代的前沿
用自己的创新投身双碳目标的奋斗?
你是否也想发挥聪明才智
为未来生活的清新空气提供一份保障?
NEW
挑战杯主赛道报名在上周日(12/19)截止后
清华大学第40届挑战杯
双碳专项赛道
报名开始啦!
什么是双碳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峰之后进入逐步下降的阶段。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具体讲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二氧化碳的去除量相互抵消。
实现碳中和,不仅要求各部门的碳排放水平下降,还要采取植树造林、负碳排放技术和碳补偿等措施抵消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仅是世界各国对碳排放量的约束,也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
我国现阶段处于工业化后期,不同于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我国仍需继续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因此,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于我国而言仍然是极具挑战性的。
双碳赛道报名Q&A
Q1 报名作品要求
已经完成主赛道报名(包括院系报名、交叉报名和团体报名)的作品,可以追加报名双碳专项。
尚未报名主赛道的交叉作品和团体作品可以报名双碳专项,并且默认参与主赛道的交叉专场和团体专场。院系不再接收新的报名。
其中,交叉作品指与双碳的技术,管理,规划等方向有交叉面的项目。
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内。
Q2 报名方式
各院系科协将双碳专项赛道作品名单发送至校科协挑战杯部邮箱。名单中的作品须已报名主赛道。
已报名主赛道的交叉作品及团体作品发送作品名称至校科协挑战杯部邮箱,并标明参加双碳专项赛道。
未报名主赛道的交叉作品及团体作品将主赛道报名材料发送至校科协挑战杯部邮箱,并标明参加双碳专项赛道。
校科协挑战杯部邮箱:
challengecup@thusast.com
Q3 截止时间
秋季学期第17周周末(2022年1月9日)
Q4 赛道流程
双碳专项赛道的作品将和主赛道作品一同参加初审、校级复审和校级终审三轮,在校级终审结束后将举办专门的赛道终审答辩和展示。
Q5 赛道额外奖励
对参与赛道的作品,举办方将额外发放双碳赛道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并在2022年清华大学科展提供专门的宣传渠道和展示平台。
Q6 院系结算规定
在结算院系团体分数时,以作品的主赛道奖项为准,双碳专项赛道获奖不再额外加分。
原文链接:挑战杯特别赛道 | 双碳专项赛报名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