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USE 2021
2021年8月23日至29日,第十四届中美大学生交流(IMUSE 2021),“向善而行——全球议题的青年行动”在云端成功举办。与持续疫情封锁相随的,也是全球范围内经济文化交流的不确定性。在这个价值日益纷杂的时代,如何界定“善”的值域,投身对“善”的共同追求,对于每个社会主体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对于年轻一代更是如此。在本届会期中,我们探讨了“向善而行”的种种可能。
DAY 1
北京时间8月23日上午9:30,IMUSE2021夏季会期在云端正式拉开帷幕,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部副部长周际、全国青联国际部项目官员杨伊凡、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中心高级主管张润州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周际老师、张润州老师致辞
开幕式最后是由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先生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分别带来讲座。邹骥先生带来题为“中美青年一代需要创造中美气候合作的新版本”的开幕讲座。首先邹骥先生介绍了中国碳排放的目标和现有计划,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其次他表达了未来中美两国碳减排的期望,期待建立更科学、更持久、更具有共识的新合作模式。
邹骥先生讲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带来讲座——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文化传播,从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引入掌握媒介与会讲故事的重要性,强调国际交流不只是为了支持人才、商品等的全球化流通,更是因为全球化趋势下国际交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最后,史教授认为中美交流、国际交流的重点在于能够接受不同、欣赏不同,并对各位青年代表寄予期许。
史安斌教授讲座
邹骥先生和史安斌教授所带来的讲座给予代表们许多不同感悟,代表们在问答环节反应热烈,频频通过聊天框发言提问。尽管相隔万水千山,期待代表们可以通过为期一周的IMUSE真正深刻感受文化差异,体验思维碰撞,分享先锋观点,培养当代青年的全球胜任力。
北京时间8月23日晚上9:00,IMUSE进行了夏季会期的首次在线研讨。代表们首先对于参加IMUSE的原因、个人喜好、业余爱好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不仅起到了破冰的作用,将代表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拉近,更促进了代表之间亲厚友谊的产生萌芽。
随后组委会对于本次会期的主题以及目标成果等进行了介绍。IMUSE2021共有三个子话题,30位代表将分为六个小组,就气候变化、公共健康和商业向善三个方向进行研讨。在第一次研讨的结尾代表们进行了夏季会期的线上合影留念。
ice breaking
DAY 2
北京时间8月24日上午9:00,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滕飞教授带来了以“面向碳中和的全球转型”为题的在线讲座。滕教授首先以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的搁浅事故为引,向大家展现了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具体事例和科学数据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随后,教授阐述了将未来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1.5℃或2℃的意义和碳中和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世界各国正在尝试的减排办法。在展示各国目前碳中和情况和目标之外,教授还从科学和公平两个角度,讨论了目前各国关于减排任务分配的争论,表达了对各国合作共赢的展望。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保护环境的主体和碳交易市场提出相关问题,滕教授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滕飞教授讲座
当日北京时间21:00,MSC咨询创始人兼CEO,公益金融联盟秘书长、乡兴社(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理事长谭亚幸先生发表了题为《让可持续发展得到共鸣》的讲座。他先从自己的成长留学经历说起,谈到了自己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并发现自己喜欢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由此在辞去自己之前的工作后创建了MSC咨询。
在讲座中,谭亚幸先生通过生动的宣传视频以及与同学们的互动形象地向我们阐释了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的真正含义,并利用案例说明了后疫情时代下企业的责任所在。这些都引发了同学们深刻地思考和积极地提问,谭亚幸先生也给予了相应的解答,大家都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更多面的认识。
谭亚幸先生讲座
DAY 3
北京时间8月25日21:00,IMUSE进行了第二次集体研讨。本次讨论中,“气候变化”组学术导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碳中和愿景主要执笔人柴麒敏教授及“公共健康”组学术导师,北京大学全球卫生系研究员黄捷博士来到现场,与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小组就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与导师们进行了探讨,两位导师分别做出了解答,并结合个人经历和自身研究对代表们的研究主题提出了建议。
导师与代表进行讨论
DAY 4
北京时间8月26日9:00,北京大学全球卫生学系讲席教授、中国全球卫生网络副理事长郑志杰教授进行了题为“Toward a Healthier and More Equitable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Global Health"的讲座。郑教授从目前为止统计的全球新冠肺炎累计数据引入,全面分析了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势,阐明了共同建立和完善全球公共健康和全球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基于此,郑教授引进了全球卫生的概念,介绍了其基于人口和个人健康以及其跨国界、跨专业领域的性质,并指出其与个人、公共服务、生活环境和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层层联系。
郑志杰教授讲座
随后,郑志杰教授从当今全球卫生的不均等性、全球卫生安全问题以及全球卫生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对全球卫生体系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提出了加强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等措施以快速应对这些挑战,呼吁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强外交和谈和磋商,共同建立更加高效、灵活的全球卫生体系,并在互动问答环节,对代表们关于国际合作办法、全球疫苗资源分配问题、中国现阶段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做了详细、清晰的解答。
26日9:00,IMUSE进行了第三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了陈紫楠、陈沫、戴正三位嘉宾,与代表们关于“商业向善”展开热烈而深刻的探讨。怀揣着对自己所选主体的热情,经过数日的研究、交流,代表们不仅切实增进了对这一议题的思考和领悟,更产生了许多更加深入的困扰。在三位嘉宾分别进行介绍和分享后,代表们增进了对当今行业发展状况和商业向善这一主题的理解,并纷纷提出了心中的疑问,并与三位嘉宾围绕自己的困惑进行讨论。在彼此思想的交流、碰撞当中,不时有新的想法、新的火花出现,代表们也深感收获良多。
嘉宾分享
DAY 5
27日晚,代表们迎来了三位IMUSE前辈分享他们与IMUSE的故事,以及IMUSE之后各位校友的发展心得。
第一位嘉宾DouDou在麦肯锡的工作经历促使她发现教育与个人提升的重要性,于是她转而加入教育行业成为一位讲师,同时她也提到了发觉自我以及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第二位嘉宾Brian现在上海纽约大学担任学业咨询顾问,他回答了代表们关于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异问题,同时也提到教育资源、心理健康等问题;最后一位嘉宾是现就职于UBS投行部的林天天,她就自己的职业选择以及学业、职业发展向代表们进行了详细分享。
IMUSE校友进行分享
代表们与三位嘉宾踊跃互动,在提问环节中嘉宾们也细致分享了关于gap year、生活工作平衡等话题的个人经历与经验。代表们从三位嘉宾的经历中得到很多学习与收获,对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想必也产生了新的想法。
DAY 6
北京时间8月27日21:00,IMUSE进行了最后一次研讨会。研讨会上组委会对于小组需要进行的报告和展示进行了一些注意事项的最后提醒,随后各小组分别进入分会场,对其研究报告和汇报展示进行最后的补充和完善。
DAY 7
北京时间8月29日9:00,Gab China创始人Gabby Gabriel带来了题为"The Journey to Creating a Sustainable Social Enterprise"的演讲。
Gabby分享了她在中国创立盖世传媒公司的故事。从2012年第一次抵达上海,作为一个教育者和准法学生,Gabby感受到了巨大的文化冲击。偶然机会,Gabby得知上海每个月都有LGBTQ的活动,抱着尝试的心情参与后, Gabby学会了更加主动的融入上海的生活,在社群里愈加活跃。在组织越来越壮大的情况下,Gabby开始着手创业,开发App,寻找投资者,以连接更多地区和更多的少数人群与活动。
Gabby Gabriel讲座
Gabby接着给听众分享了她的成功心得。她指出,不要害怕起点过于渺小,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是巨大影响力的开端。就像Gabby,从最开始单纯希望想结交朋友,到后来鼓励LGBTQ少数群体在中国的发声,遵从自己的理念,不要害怕失败,而是着眼并追随远方的目标。
中国日报社美籍资深记者Eric Nilsson随后带来了题为"Powering Prosperity: A global nomad explores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miracle"的演讲。Eric分享了他在中国12年的探索之路。Eric一直希望能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以报道国际上不同地域的生活,在中国各省游历的时候,他便注意到了各地贫困问题和减贫扶贫的政策实施,以及世界正在如何迅速发展并创造光明。而他,在亲自游历了众多贫困区后,更是下定决心,要成为制造和报道光明的一份子。
Eric Nilsson讲座
Eric记录下了中国脱贫的奇迹故事。这些成为了他的书《太阳升起》的内容。他在节目中报道的新闻与经历受到了众多粉丝的喜爱。Eric还分享了他游历时碰到过的故事与人,并且强调了改革对社会进程的贡献。许许多多进步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发生在中国,而更多是整个人类的力量。
北京时间8月23日21:00,中美大学生交流活动IMUSE 2021闭幕式在云端举行,代表们就过去一周的讲座和讨论话题,分为五组做了相关的项目研究报告展示。
主持人先对过去一周的破冰、讲座分享和专题讨论会等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IMUSE活动期间,代表们就碳中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卫生等议题展开了研究与讨论,对全球经济、气候环境、卫生健康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在同彼此的交流中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北京时间8月24日上午9:00,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滕飞教授带来了以“面向碳中和的全球转型”为题的在线讲座。滕教授首先以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的搁浅事故为引,向大家展现了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具体事例和科学数据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随后进入小组展示环节。首先,来自第一组的五位同学聚焦现有的性别歧视和女权问题,设计出一款针对女性的集论坛、应聘等一系列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用以为女性在工作上提供便捷、多元和个性化的服务,帮助女性减小由于性别所带来的事业上的消极影响。接着,第二组的四位代表以当下未成年人的状况为背景,针对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目标,提出了开展一系列培训、教学以及咨询等服务的方案,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特别是未成年女性的权利。
面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现状,第四组所推出的Carbon College计算系统可以详细记录家庭和公司的用水、用电等能源使用情况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鼓励和支持个人和团体的低碳节能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群体中的深入和推广。
最后,在近年的中美摩擦与冲突的问题背景和当下全球抗疫的环境下,第五组和第六组分别从国际形势和聚焦中美的角度,对当今各国政策、疫苗研发和资源分配、舆情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呼吁中美双方在国际共同利益上达成共识,并在全球卫生、科学等方面加强合作,更好应对新冠肺炎所带来的困境,共同建设良好国际秩序。
展示结束之后全体成员进行了合影留念,至此,IMUSE2021夏季会期正式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