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丨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

1.jpg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各类海外培养项目,清华学生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既有国际合作的学位项目,也有联合培养及学期交换项目,还有海外交流和实习实践等。

 2017年起,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开设“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课程以“全球胜任力”为主题,采用“第一课堂+社会实践”的授课模式,通过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深度研讨、实地调研,增进学生对世界多样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胜任力,强化学生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当代中国青年使命的认同。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包括行前课程、实践调研两个阶段。在行前课程阶段,院系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组对各个海外实习实践支队进行指导与培训,让支队成员学习对异国文化的共情、理解与尊重。在实践调研阶段,由相关领域教授全程带队,从实践地选取、主题规划、调研设计等各方面进行指导。

2.jpg2019年“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课程计划

自2017年以来,“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先后赴肯尼亚、埃塞尔比亚、伊朗、阿联酋、巴西、尼泊尔、南非、俄罗斯、希腊、意大利、丹麦等地开展学习,来自20余个各院系的近100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参与其中。

 

让我们来看一看往期实践的精彩内容吧!

阿联酋实践

微信图片_20210906153842.jpg

2018年1月,在胡钰教授、张莉副教授的带领下,来自经管学院、公管学院、土木系、人文学院、新闻学院、教研院等十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踏上阿联酋的土地,以“一带一路上的企业跨文化传播”为主题展开学习调研,重点走访中阿两国相关机构。在这次的旅途中,大家收获众多,开放包容、国企力量、一国一策是对此行最准确概括的总结。

相关报道: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丨求学求知,无问西东

丝路新探—巴西实践

4.jpg
2018年暑假,在新闻学院胡钰教授、范红教授的带领下,来自物理系、化工系、能动系、法学院、人文学院、建筑学院、经管学院和新闻学院等8个院系的同学,将课堂开在了亚马逊热带雨林中,通过参访、浸润与讨论方式,汲取不一样的知识。此次巴西实践,大家都收获众多,意识到全球不仅是一种文化社会概念,而是在纳入环境与生物后更加复杂的有机体。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中,不仅只有人类民族、种族、文明间的持续沟通。亚马逊流域上的这一课,让支队成员从另外一个视角重新认识到对话的宽与深:要与地球产生连结,要与所有的物种同呼吸、共命运。
相关报道:全球胜任力课程 | 清华学子走进亚马逊雨林,与万物对话

南非实践

5.jpg

20192月,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胡钰教授,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余韵寒副主任的带领下,来自新闻学院、苏世民书院、建筑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环境学院等10个院系的12名学生踏上了南非的土地,重点走访中南相关的相关机构,展开了为期两周的实践调研。在这里,我们学习到了很多,首先是是对异文化的共情、理解与尊重,在异国他乡课程中的每一天,都潜移默化地教会大家,仅对弱者俯视、对强者仰视的选择性摇摆不是真正的跨文化尊重;除此之外,便是是对本国道路的自觉、自信与自强。跳离熟悉环境,借助第三方视角,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审视自我发展道路,这就是课程倡导的“走出中国看中国”理念。最后,全球胜任力课程也是是对自我发展的思考、选择与坚持。站在新的历史关头思考中南关系、思考中国青年和中国的国际化道路,未免更多了几份特殊色彩。当中国的命运与世界在更大范围内联系起来,作为率先走出去的清华学子来说,也理应当肩负起身上的重担,在这片热土上追求纯粹的事业。

相关报道:在南非上一场清华全球胜任力的课程

丝路新探—俄罗斯实践

6.jpg

2019年夏天,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人文学院写作中心教师薛静的带领下,来自清华大学电子系、材料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院系的8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赴俄罗斯支队,探索中俄青年命运共同体的共建之道。
相关报道:三分钟带你回味全球胜任力俄罗斯实践课程

希腊-意大利实践

7.jpg

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赴希腊、意大利支队,是由社科学院史志钦教授、张成岗教授带队,由两位青年教师、两位助教、来自全校十一个不同院系的十九位本科生、研究生组成的两支海外实践支队。支队主要对“一带一路”线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调研、对“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提出针对性建议,在希腊、意大利等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探索世界文明多样性、探寻文明交流,对比中国文明,进一步理解世界文明的演变规律,培养支队成员的全球胜任力。

相关报道:

全球胜任力海外课程 | 赴希支队:与希腊学者交流座谈

中亚实践

8.jpg

2019年的暑假,在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下,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赴中亚支队,开启了国际之旅。支队由环境学院杜鹏飞教授、艺术博物馆谈晟广老师、全球胜任力中心余韵寒老师带队,全校不同专业的九名本科生、研究生组成。支队关注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所呈现出的历史风貌与发展机遇。实践期间,支队成员参观了铁尔梅兹考古博物馆Karatepa遗址、Fayoztepa遗址与珠玛喇舍利塔(Buddhist Stupa Zurmala)遗址等地点,并且聆听了铁尔梅兹考古发现和贵霜王朝时期的佛教遗址的报告,就中亚传播的问题与当地专家进行讨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比中国文明与中亚文明,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世界文明的丰富性与差异性,增加了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全球胜任力。
相关报道:全球胜任力海外课程 | 赴中亚支队:阿姆河畔的古城—铁尔梅兹


原文链接:资源丨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