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世界遗产城市,应当用什么词汇形容——
古朴、厚重?亦或是深沉?
当它依旧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场所时,
新与旧是什么比例?
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种容纳着城市日常生活,
依然处在生长、变化中的活态文化遗产?
走进世界遗产城市——澳门
在同学们丰富的文字与视频成果中
感受“一座活的博物馆”的多元魅力
潜入“文创成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文化
触摸这座城市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生活性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
【课程号】00670343
【学分学时】3/48
【开课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课程简介】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清华大学开展的以“全球视野、中国立场、清华担当”为主题的学生海外社会实践,为广大师生提供“走出中国看中国”的良好契机。通过教授全程参与、人员精心选拔、行前系统培训、成果持续产出的实践教育模式,创新性地以参访、体验和讨论为主要形式,将教学计划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移动课堂中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培育从游文化,从而达到见人、育人的课程目的。
***本次清华暑期《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由胡钰老师带队,在七天的时间里探寻澳门的历史、多元文化、发展趋势,与当地政府、企业、文化教育界人物、国际友人等进行交流。此次课程得到了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澳门自强文创智库的大力支持。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的一大特色就是要求选课同学在扎实实践与文化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万字文化随笔。
本次选取新闻与传播学院程雨婷同学作品的一部分与大家分享。充满独特性与个人色彩的文字,或许能引发一些共鸣,能带给你更多有关生活与文化、历史与时代的联想与反思。
文化随笔:城市,是一座博物馆(节选)
作者:程雨婷
指导教师:胡钰
● 我曾见过一些颇有生命力的、历史悠久城市的黄昏,各不相同韵味,却又同每座城市的气质相符相契。而澳门的韵味我觉得要更复杂一些。
● 由食物呈现的记忆书写,以特殊的仪式维系着来澳游子对远方故乡的念想,也在以神奇的文化归属感帮助后代人完成身份认同的重温、重塑。
● 尽管城市的紧急发展必须要增加空间,发展宜居的市民生活也需要更多的空间,但澳门选择向海洋拓土地,向内地拓空间(横琴经济区),但不向历史要空间。
黄昏与澳门 · 多元城市的剪影 / 第一章
一直觉得黄昏与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可以做类比,两者都是有某种勾连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神奇意境的。白天可类比已逝的过往历史,黑夜与冲破黑夜的曙光可类比未来,那黄昏就是正交织、孕育着一切“现在”,是将一切“过往”的生气转化为“将来”活力的吞吐过程,是未来已来,一切可期。
我曾见过一些颇有生命力的、历史悠久城市的黄昏,各不相同韵味,却又同每座城市的气质相符相契。而澳门的韵味我觉得要更复杂一些。短短一周内的数个黄昏,我们在不同堂区相遇了不尽相同的城市韵味,它们和而不同、并行不悖,但又能明显感知到这些韵味之间已然互相渗透影响。
在大炮台的那个傍晚感受到的四下里是葡风葡韵为主的气质,平台上的澳门博物馆是葡澳政府时期的建筑,下台下山的过程也会接连与圣保禄修道院遗迹、天主教圣像和大三巴牌坊相遇。
大三巴牌坊与花王堂区的指示牌
从大堂区的议事亭前地出发,穿行寻找历史城区散布的传统建筑遗产的那个傍晚,我贪恋的不仅是欧式风情到中式街巷移步换景式的过渡,还有那种能将葡式建筑包纳进中式生活的烟火气。譬如需要稍加留意才会发现的街巷里商户人家的屋角、门边,还有卢家大宅的门厅里都有的中国土生道教的敬香处。
天官赐福的香火还正燃
从澳门理工大学到龙环葡韵再到威尼斯人的那个傍晚,它呈现出一个活力、创新的富足宜居的城市样貌;而在路环岛上,则是和谐共生的中式传统渔韵。
这些不同地方捕获的不同感觉很神奇,好像这座城市本身就是几种底蕴“势均力敌”地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
路环岛边滩涂的草很高,有《菊次郎的夏天》电影海报的氛围
而之所以我会觉得那天的夕阳意境是裹挟着澳门独特的气质,是与澳门的一日气质多变有关。
十二个时辰的澳门好像有十二种气质。
早晨城市刚刚苏醒,但没有一下子活络起来。通勤的人流车流穿行在窄窄的街道里,流向它们的目的地,就像内地一座普普通通的二线城市,不那么繁忙和喧闹。
白天的澳门,是一座旅游城市,半岛上遍布的古建筑、路氹填海区的金光大道和全澳三万八千多间客房,让这座世界旅游休闲城市每天吞吐着大量游人。他们穿梭在澳门街头巷尾,同本地人一起挤进公共交通、商场店铺,走在街头巷尾,增加着城市的人流密度。
入夜的澳门,四分是海风,三分是欧风,还有三分像维多利亚港的繁华。吃海鲜、喝啤酒,伴着夏天湿热的空气在临海临街地散步,同厦门、广州、珠海等亚热带滨海城市没什么两样。只是走两步看见的景致会让人偶尔晃了神,踏在以欧式风格改造修缮的街道地砖上,穿行过暖黄灯光下的16世纪以来的葡萄牙留存建筑,总让人感觉行走在欧洲小镇。
而黄昏下的澳门,我却认为可以容纳这所有的气质,那正是传统与现代、老城与新城市正流动性地揉进一团的时刻,是她最包容多元,最有魅力一面的呈现;恰似黄昏,沉淀吸纳了一天的日光变换,正在吞吐呈现最多色彩的时刻。
渔人码头边把酒尽话这十二时辰的澳门
舌尖上的多重风情与慰藉 / 第二章
余秋雨在散文随笔里提到,“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它渗透在每一条街、每一间房、每一个人浑身上下的风情中”,这是从行走城市间、与人交往间提炼出的感受,而“人内”亦有一番对城市的感知——便是饮食。
澳门算是一座移民城市,出土文物表证,这里最早是一片小渔村,有渔民居住于此。但更多居住于此的华人和葡人很多都是漂泊离乡而来的。澳门人乡土情节的落脚处,自然少不了来自味蕾的慰藉。所以这里的菜品,既有华人对家乡饮食文化的传承、葡萄牙人对家国的遥望感怀之情,又有各地文化互相影响、就地取材影响下的文化合流与包容。
如果说澳门的多地文化源流有密码,那美味就是打开每一种文化的钥匙之一。因为粤澳地区相近的地理位置与相通的文化、语言,澳门人的中式餐食口味也和粤菜相似,从星级餐厅到街巷小馆,菜单上的必点项都少不了有几道经典粤菜。
就拿我们在氹仔半岛官也街的诚昌饭店吃的一餐来说,黄金炒蟹、炸鲮鱼球、炒花螺,几乎样样是澳门特色粤式菜,尤其是一道水蟹粥更是澳门粤菜餐馆中极负名气的,总有游客慕名而来。
一口佳肴,一份传统,聊解乡愁。这让我想起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作家吴淑钿所说,澳门人“吃的本相”是“不考究个中食材为何,只图简单美好,没有甘味以外的枝节”,是“延续旧时饮食的传统,也是旧时生命的本相”。
的确,中国人好吃,这一点好像是写在基因里的,也形成了中国人最基本的生活艺术。好像生活要过好,舌尖上的滋味便不能丢。不管是哪里的美食,到了澳门,都被热爱生活的“外乡人”们取纳进来,勾连起澳门与故乡。
作为中国第三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城市,澳门的美食贡献者除了中国餐食,定不能少了葡餐与土生葡菜。
就拿在澳门、乃至整个东南亚都负盛名的葡国鸡来说,用姜黄粉烹制的鸡里,有土豆、洋葱、黑橄榄和葡萄牙香肠,叫人一下无法看出它究竟是哪国菜。
因为十五六世纪的远航并没有密封冷冻技术,鲜食材只能来源于港口补给和水手捕捉,海船空间十分有限,上了海洋的葡国人只能放弃在本国常用的牛肉、猪肉,改为体型较小的鸡作为鲜肉食材。虽然抵达印度海岸后葡人获得了一些港口的控制权,但又受限于当地印度教徒的宗教习俗,不可获取地位神圣的牛肉,在穆斯林聚居的地区又无法获得猪肉,便也只能用鸡肉和当地的咖喱、香料替代原食材烹饪。16世纪中来到澳门的葡人获得居留权时,当地居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向明朝沿海居民购买肉类时也只能以便宜的鸡肉为主,于是葡国鸡的制作方法就这样延续下来。
再夹起一块鸡肉送入嘴,辛香微辣,浓郁入味,椰浆的香气在口腔里弥漫。丰富的味道层次,或许不光来自味蕾,还有背后四五百年的历史,从葡萄牙、印度、非洲、中国广州等多国多地的文化因子。
所谓“味道”,这个词是连在一起的,现在我们知其“味”的多,知其“道”的却少之又少。由食物呈现的记忆书写,以特殊的仪式维系着来澳游子对远方故乡的念想,也在以神奇的文化归属感帮助后代人完成身份认同的重温、重塑。
所以,“食物是一个多么会说故事的媒介”,澳门的中西交融、多元包容,可不就正在舌尖味蕾上述说吗。
在规划中“守旧”的澳门人 / 第三章
中国人很早就在感悟世事人生的变化无常,“沧海桑田”、“一枕黄粱”、“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些词语、传说都用来形容变化的巨大和快速,但这些文字本身也体现出这些感悟基本都囿于农业社会时期。到了工业社会,到没有什么贴切的诗词成语描绘一座城市的整体命运了,更不用说后工业社会。
现在要说形容一座城市发展迅速的用词,脑海中一下子能想到的就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可怎么翻覆法、每天怎么更新的?都没有说得清楚。
而这些应该描述清楚的,恰恰是最关系到每个城市的发展变迁命运的部分,也是最值得现代城市发展深思的。
当我坐在龙环葡韵景区生态湿地广场时候,我就在想,华夏大地在数千年间曾先后出现过多少城市啊,但能够保持生命活力、传承文化底蕴的城市有多少呢?
眼前的湿地、湖泊或许还能多年不变,但身后的葡人故居早已换了一茬又一茬的主人,旁边的楼宇规划也会随城市规划兴建或变化。过往人的城市生活印记是脆弱的,每个时期人生活在城市的需求总会改变当时当地的规划,但自从城市出现以来,人与城市的关系不论过去多少年总是在重复相似的矛盾与问题解决,譬如生存空间、譬如环境保护、譬如资源使用分配,不过是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凸显得不尽相同。而过往的城市格局、生活历史总会给今天留下些经验、教训以及难以抹去的影响。龙环葡韵葡人故居前是一大片湿地公园,对岸是大片商业区
因此,如何在历史的基础上修改、建设一座城市,如何对待过去、走向未来,如何让城市做它本身、而非这个国家众多城市之类似品,真是一门难以参透的大学问。
独具特色的生命力这一点上,澳门是一个做得很好的城市,它尤其尊重历史与传统遗留。
相比较中国大多城市,陆地面积很小的澳门发展拓宽空间尤为紧张,从最开始的2万多平方公里开始,一点点填海造陆到现在的32.9万平方公里,尽管一直面临陆上空间不广的问题,它也没有抛却传统旧物,做一股脑翻新的发展。
上世纪末澳门回归前,正是这座城市发展的需要加速的时期。要在一个完全新的填海区上发展经济,需要投入非常多——要填海,要建立从交通到人员到区位资源的保障,比在老城的城市基础上“推陈出新”要复杂的多。
新与旧?发展还是迟滞?
要在有限空间内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城市都会选择最高性价比的做法吧——抛却旧的,塞入新的。
而澳门没有,它说这不是单选题,也可以当多选题一样答好。尽管城市的紧急发展必须要增加空间,发展宜居的市民生活也需要更多的空间,但澳门选择向海洋拓土地,向内地拓空间(横琴经济区),但不向历史要空间。
你可能会说,澳门就是定位于“世界旅游休闲城市”的地方,城市规则中更多考虑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是自然而然吧?但我却想说,澳门人对历史的珍视和尊重是印刻在城市肌理中的。
澳门,一座世界历史的博物馆 / 尾声
澳门之行结束已近一月,但回忆起来,它的声色光影、它的温暖人情、它的历史沉淀和活力创新都历历在目。它还有太多方面可写的,而我这篇不过是从城市气质、文化遗迹角度写了些私人的感性感受。
也许你读完也觉得有些奇怪,这篇随笔是作为文创之行的记录,本应当着墨于此,但全篇倒没有提及多少创意和设计本身。
这的确是我写作的散乱与随性,但但四个篇章依次展开时,我觉得这些其实都与文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选择从博物馆的视角切入,也是因为最近再看有关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书籍,结合澳门之行我对城市形象与博物馆的关联有了更多的思索。
以西班牙的古根海姆毕尔巴鄂博物馆为代表的毕尔巴鄂效应说,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与一位“明星建筑师”可以具有神奇的力量,将一座老旧的城市复兴为一座有吸引力的、国内外可见的旅游、商业或文化创意城市。这是因为博物馆具有联动社群、形成文化品牌、更新城市形象与激发人们的思想的综合作用,它从建设初期就能够将一座城市激活起来。
而我想借鉴这种流动与社会网络的视角,用它去看待一座城。
因为不光是一座展览馆、一所历史故居、一栋遗产建筑是博物馆,一条街道、一种美味,乃至一座城市,它都可能是文化与历史的博物馆。时间是它的轴,美食、建筑遗产、历史故事这些都是这座博物馆里的展览篇章和文化密码。做文创、规划文化旅行等等,就是要思索如何设计、如何让访者在这座大博物馆里自己解开密码,解开了对城市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认识和了解了一座城市,才能提及文化的认同与喜爱,才会有日后更多次的往来。
并非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仅从一个踏访者的角度体验式叙述我是否爱上了澳门这座城。
答案是确定的,七日行程,在澳门文化交流协会吴慧群女士的规划与陪同下,在同澳门各界优秀人士、支队老师与同学以及澳门青年的交流中,我在这座中西文化荟萃、多元又包容的大博物馆里游览得意犹未尽。
澳门,真是祖国捧出的一颗独特的莲花宝地,更因为历经岁月波折、文化印刻成为独一无二的祖国之子。
我觉得这便是我在这方土地上最大的收获与成长了。
七天:探索一座世界遗产城市的文创活力
——课程作业之实践团队行程全记录
澳门全民国潮创作比赛 /4 July
7月4日抵澳当日,支队便受邀参加澳门全民国潮创作比赛颁奖典礼,二校门、紫荆花、大礼堂……一系列由澳门民众与艺术家创作的清华校庆回力鞋,架起了澳门与清华的文化桥梁。胡钰老师作为颁奖嘉宾,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澳门全民国潮创作比赛,热气腾腾,其乐融融,充分体现了文创的魅力与澳门的活力。
“生动的第一课” /5 July
7月5日上午,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姚坚在中联办会见了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澳门支队师生一行,开启了生动的第一课。
据姚坚副主任介绍,目前澳门正持续加强“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建设,即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澳门城市形象塑造与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他鼓励清华大学的青年学子积极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中联办姚坚副主任与支队座谈
澳门中联办座谈后留影
(左四:姚坚副主任;右三:崔世平博士)
此后我们聆听了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崔世平博士对澳门城市演变的介绍,从文化整体来看中华文化、葡人文化如何伴着土地的一寸寸增长,给这座城市的布局、建筑、规划注入影响。
澳门新八景 /5 July - 9 July
7月5日至6日间,在澳门旅游学院副教授黄婉妍博士与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区颕晞先生的分别带领下,我们从大炮台回廊出发,以脚步丈量城市,与核心城区中的“澳门新八景”邂逅。一路上,有卢家大屋、妈阁庙等中式建筑的典雅之气,亦有玫瑰堂、市政总署等西式建筑的浪漫之风。
支队同学认真听崔世平博士讲述澳门地区规划
从7月5日到9日,我们聆听了澳门理工学院林发钦校长的历史课,在黄承发教授带领下参观了澳门大学极具特色的郑裕彤书院,与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林玉凤教授对话,参观了澳门理工学院艺术学校实验室并与校长徐秀菊女士对话艺术文创。同时,也与美高梅总裁、首席战略及财务官冯小峰以及三位副总裁进行座谈,了解到业界如何注重品牌的持续创新能力,如何提供高品质艺术文化服务。
我们也拜访了孙中山先生故居、叶挺将军故居、冼星海故居纪念馆、同善堂等华人文化历史遗存,敬仰革命前辈之精神,也感叹这份不缺席、不中立,抛却小家为大家的拳拳爱国心。
受澳门文化交流协会主席伍讯波女士的邀请,我们一行人有幸在有百余年历史的澳门陆军俱乐部享用了一次正宗的葡国菜晚餐。置身一座建于1870年的建筑,仿佛在和历史进行生动对话。
支队成员在陆军俱乐部体验传统葡菜
在澳门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吴慧群女士的陪同下,我们每日与“新八景”之一二相遇,探寻每个景致成为彰显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新貌的代表性缘由,也感知八景之韵与澳门之韵的文化内涵互动,澳门文化城市的形象以及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角色在“新八景”的步履探寻中更加清晰明朗。
支队此行所摄“澳门新八景”
澳门立法会 /10 July
7月10日,实践最后一日中,支队拜访了澳门立法会。高开贤主席详细了解了清华全球胜任力澳门支队整体行程安排,对课程深入调研工作和师生们细致投入给予肯定。他仔细听取了每一位清华同学此行对澳门的印象和对澳门发展的建议,并一一做了回应,鼓励清华同学们更多关注澳门,为澳门发展注入内地年轻人的活力。
支队成员与澳门立法会高开贤主席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