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世界慕课联盟在线教育对话2021暨亚洲大学联盟在线教育领导力项目第三期在线召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水利工程教授,学校混合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空间项目负责人哈里贝特•纳肯教授(Heribert Nacken),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在线课程建设负责人余建波老师,纳扎巴耶夫大学创新学习专员,学校创新学习中心负责人艾曼·哈米托娃(Aiman Khamitova)出席论坛。世界慕课联盟助理秘书长黄尔诺主持对话。对话由世界慕课联盟秘书处(清华大学)主办,亚洲大学联盟,学堂在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同协办。来自国内外3000余人在线观看了直播。
哈里贝特•纳肯发言
哈里贝特•纳肯回顾了亚琛工大开展在线教育的历程,从2009年起,亚琛工大一直在进行数字化教学的探索。2014年至2017年是亚琛工大开展了数字化战略的试验阶段,也叫做第一阶段。自2018年以来,在得到了大学的资金支持后,本着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理念,教学服务中心发展到现在五个不同的部门,拥有61个成员,35个学生助教,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全面综合的服务。他谈到目前亚琛工大处在数字化战略的第二阶段,预计在2023年,数字化教育将常态化并成为学校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在推行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亚琛工大一直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即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要求不同,制定各自不同的目标。学校教学服务中心在其中起到协助与沟通的作用,例如设置数字化专员等角色帮助师生了解在线教育。最后,他提到了亚琛工大的探究式教学空间用于资助学校教师进行创新的教学方法探索,目前已经资助了超过100个项目。
余建波发言
主题演讲环节,余建波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上海交大的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及实践。他首先回顾了在线课程的发展历程,从2010年创办南洋学堂在线平台开始,上海交大主要将在线课程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学习交流。2013年在慕课等大规模在线课程平台的出现后,通过平台形式把线上教学进行共享以更好地服务校内的学生。其次,他谈到了课程应用的思路,上海交大借助慕课平台来推进课程在国内外的分享,例如在海德堡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就利用上交的慕课并结合线下课堂来开展混合式教学。最后,在提到对在线课程的未来思考时,余建波谈到了在线课程资源广泛利用的重要性,并鼓励各种平台,各类工具发挥自己的优势,助力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应用和推广吗,学生也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使用这些资源。
艾曼·哈米托娃发言
艾曼·哈米托娃首先强调了团队建设对于融合式教学的重要性。围绕“在线教育的支持和灵活性”这两个关键点,她首先谈到了目前在线教育的考核方式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师生之间的连通性。其次,通过开展未来学习的工作组去设想未来的学习环境并得出结论,技术革新不是应对所有未来挑战的唯一的因素,支持教师创新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尤为重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要自上而下的支持,也要有横向的支持,支持各种合作,支持校内的合作,支持校内与校外的合作。疫情期间,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应当持续发挥它的价值;最后,她希望能够从应急性的远程教学转变到高质量的在线教育,包括工具、资源、政策的供给与配套。哈米托娃说:“灵活的教学场景不仅能够照顾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也能够照顾到教师的各种偏好和教学的风格。”
在讨论环节中,哈里贝特·纳肯围绕在线教育的变革和未来合作空间的界限阐述了几点看法:首先,他认为疫情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加速了数字化教学的进程。从前,教师认为数字化过于复杂,现在更多教师愿意把课堂放到线上开展,这个变化有目共睹。其次,大学不希望永远都采用应急性的教学模式,而期待未来通过合作做得更好。未来的在线课程不可能由一个大学或者由一个教授进行设计,需要各个大学进行交流,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建设课程,因此,在各国大学间建立沟通的网络是十分必要的。最后,他以亚琛工大开展的探究式教学空间项目作为案例,谈到未来的在线教育会引入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持续创新。
余建波谈到了在线教育已经从以前的一个教学辅助工具变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海交大的调研统计,愿意参与其中的老师从疫情前的5%变成了75%。未来在线教育会像线上购物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认为,未来的教学方式还是以混合式教学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利用其他学校的资源。可以用同步学习的形式(直播)或异步学习的形式(慕课),让学生慢慢的接受线上的教学。在谈到线上线下教学的平衡以及慕课以前重点在“教”,现在重点转向“学”这一变化时,余建波强调:“教师要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推送相关内容,帮助学生规划设计学习路径。同时未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把最优质的内容推送给最适合的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开展教学。
艾曼·哈米托娃在谈到在线教育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时强调,未来希望开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式学习,前者为后者提供基本的框架,让学生发挥一定的自主性。她认为,慕课可以像书一样作为工具提供给老师和学生额外的帮助,且不必一味地追求高完成率。教学管理者可以通过改造传统的教室将其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通过新的融合的环境,促进师生、生生交流,促进相互学习,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模式中,各取所长。
黄尔诺主持
本次对话是亚洲大学联盟在线教育领导力项目的第三期,后续将会有更多关注高等教育创新、在线教育的嘉宾参与进来。项目将持续关注高校的教育教学、在线教育管理者的能力和社区建设,为构建多元融合的教学环境和在线教育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