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计划 | 叮咚!这里有你的双语校园,请查收!

2016年7月,清华大学全面实施全球战略,确立了“着力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切实开展服务国家和世界的研究、全面提升国际化能力与全球影响力”的三大中心任务。    

2018年1月,学校启动“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20计划”),以提升学校国际化能力为目标,通过学校层面的系统规划、统筹推进,解决国际化办学工作理念、教育教学、服务管理、校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期望在2020年实现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国际化能力提升。

自“2020计划”实施以来,学校层面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以国际处、校办为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全校各院系及20余个部处深耕细作,召开数十次工作推进会与座谈会,协调落实工作,听取中外师生意见建议,推动全校各院系和管理服务部门国际化能力提升,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春风化雨,点点滴滴。国际化能力提升非一日之功,在学校各部门、院系等单位的齐心努力下,校园里正在发生着一个又一个微小的改变,一个“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国际化校园已悄然呈现。

你发现学校的双语化环境改变了吗?

自“2020计划”启动以来,一项“润物无声”的双语化工作正在推进,塑造着一个更国际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不仅包括建筑实体,还包括人文氛围,而校内各类双语标识的更换,一方面方便了国际师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师生提供了全球胜任力提升的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孕育着一个更国际、更开放、更多元的校园。

从建筑外观到空间指引,从路边标识到学校通知,从操作系统到各类手册,从宣传海报到学术讲座······园子里的双语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开启一场双语之旅吧!

第一站  宿舍区

园子里和大家最息息相关的,当属宿舍区:去注册中心自助服务厅办理注册,去学生公寓总服务台领取宿舍钥匙,去中国银行开通账户,为校园卡办理充值等等。如果留意,你会发现,双语无处不在。

对于初来乍到的国际新生来说,首先迎接他们的是国际处国际学生学者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新生们需要在此处完成相关手续的办理。中心用“特大号”的英语标识欢迎着国际学生的到来,这里还有各类双语手册供师生取阅。在疫情期间,中心电梯两侧的醒目位置上电视屏幕正在滚动播放着防疫须知的科普短片,楼道内的图片也展示着国际学生在清华参与的丰富活动。

收拾好行囊,安顿好住宿,你做好准备选课了吗?info系统的选课界面也有英文版本!(温馨提示,校园网已经全部覆盖,全方位助你选课。)

第二站:教学区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该上课啦!新学期上课,你是否遭遇了迷路和堵车?目前学校大部分教学楼标识都有双语字样,教室内部也有导览牌,六教更是贴心地设置了双语地标,楼内还设置有双语标识的分类回收垃圾桶,不要忘记垃圾分类哟!

课堂之外,使用率最高的场馆想必是图书馆了,小编注意到,图书馆最近新上线的座位预约系统也是双语的!馆内导引、前台咨询、自助借还书处也都处处有双语。

学校唯一一家24小时书店——邺架轩也用双语欢迎着师生的到来。

此外,学校的实验室更是处处传递着双语安全信息。

第三站:食堂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也别光顾着学习,大家可要记得按时吃饭呀!清华食堂可是大家公认的美食聚集地,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大江南北的菜系。目前,清华食堂有了双语导引,点菜餐厅也更换了双语菜单,这样也更方便国际师生了解中华美食啦!

第四站:文体场馆

茶余饭后,师生们也可以打卡艺术博物馆接受人文熏陶或者践行学校“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去户外锻炼身体,英语标识尽显对国际师生的体贴。

第五站:校医院 

还有一个地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就是校医院。“2020计划”启动以来,校医院设立了更新标识系统的工作目标,并于2018年完成楼宇改造、照明更换和增设双语标识等工作。校医院就医环境焕然一新。

除了身体健康,学校也全面关注国际师生心理健康,为师生们送来了温暖的人文身心关怀。

第六站:衣食住行+软硬环境

漫步校园,你还可以见到各类双语的安全标识和道路指示牌。自2018年以来,保卫处全面启用了“清华保卫”视觉系统,其中很多路牌标识和新安装的保卫装置都注入了英文元素。与此同时,英文安全讲座也纳入到国际师生的必修课中,与清华师生密切相关的各类安全通知也通过中英双语推送,一系列双语化工作将安全相关的管理与服务信息更精准地传递给清华师生。

可别小看校门口的车杆,它上面的标识也是双语的!

学校各楼宇上也尽显双语名字的倩影。

除了硬件设施和外部标识的双语化,清华的部分软件系统和单位网页也升级为双语,极大方便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各类信息手册和校园通知也有双语版本:电动车充电、注册通知、校园安全、校园活动、学术讲座、生活服务······此外,疫情之下环境保护等方面,学校也与时俱进,紧跟海内外环境趋势加快双语化的步伐。


小编穿梭在校园里拍摄图片时发现,院系的学术讲座大多实现了中英文双语海报宣传。正如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要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

校园国际化能力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并非一日之功能够实现,校园双语化也并不是简单的双语标识,而是要真正为全校师生创造在本土校园工作学习的国际化培育环境,更好地培养出具备全球胜任力参与国际激烈竞争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通过实地拍摄,小编发现校园里的双语软硬环境有了巨大改变,国际化育人理念也体现在方方面面,极大提升了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国际化体验。以上内容也只是以点带面、管中窥豹,双语化工作还需更加全面系统推进,路还长,努力不辍!

期盼着110周年的清华园,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


相关链接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中心 《2020计划 | 叮咚!这里有你的双语校园,请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