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实践 | E探霓虹:日本传统工业里的科技之美

“E探霓虹”实践支队由清华大学本科生海外实践支持计划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E方水土”实践项目支持。支队由8名电子工程系成员组成,于8月17日至27日前赴日本大阪、三重、东京地区,调研日本传统电子产业及前沿电子产业发展情况,探究中日电子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

E探霓虹 part 2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8月20号我们参观了本田铃鹿制作所和伊势神宫,本田智能化的流水线和伊势神宫的水清木秀令队员们很受触动。

1.jpg
本田


清晨的三重县风和日丽,我们来到了本田公司的铃鹿制作所。它是本田在日本的第三大工厂,有着59年的历史沉积,肩负着本田汽车生产和引擎生产的重要职责。铃鹿制作所分为一号流水线和二号流水线,一号负责冲压、焊装、涂装,二号负责车体总装、整车检查、出货。工厂可制作六种车型,一天可生产2500辆新车。

支队一行人走进了铃鹿的二号流水线。我们看到工厂的生产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工厂通过电脑联机系统控制组装生产线,大大提高汽车部件的效率。许多工作都靠着机器人、机械臂完成,比如挡风玻璃的喷漆、座椅的安装,都没有任何人力的帮助。由于汽车是根据顾客需求定制的,所以员工需要按照客户需求对整车检查调整,在最后还需要测试汽车的外观、灯光、漏水等,如果顺利完成安全检验,才能出厂。

       这条流水线每五十二秒左右就可以造出一台新车。工厂流水线生产高效率的秘诀,在于将每一道工序都精确地控制在五十二秒左右。这不仅需要将整条生产流程进行精确的划分,还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机械设备和工人实现高效稳定的配合。


下午在日中友好协会的组织下,伊势高中的几位“小导游”带我们参观了日本最著名的神宫——伊势神宫。
640 (1).jpg
伊势神宫是位于日本三重县伊势市的神社,被定为神社本厅之本宗,即神社本厅所属所有神社的中心。

这里白鹤戏水,身姿翩翩,树高千丈,古木参天。高中生们热情地为我们讲解,我们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共同欣赏美景,参拜神庙,向神明许下愿望,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受到大自然的净化。参观完神宫后,我们品尝了当地有名的点心,结束了愉快充实的一天。

伊势神宫之行中,刘雨玚同学受到了报社记者的采访,我们这次的交流活动登上了当地报纸。
640 (2).jpg
8月21日清晨,我们来到了位于三重县伊贺市的DMG MORI公司。

640 (3).jpg
德马吉森精  DMG MORI

首先我们观看了DMG MORI的宣传片,DMG MORI在伊贺的总经理为我们讲解了公司历史。DMGMORI公司是由日本的森精(MORI SEIKI 65年)和德国的德马吉(DMG 143年)公司合并而来,吸收了德国、日本两个制造巨头的技术精华,成为数控机床行业的领导者。

接下来我们跟随工程师松浦哲也先生参观了DMG MORI的工厂。松浦先生介绍了工厂的基本概况,人员组成结构,带我们参观了一些生产现场,和已部署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在一个电视大小的屏幕上,整个公司每一台设备的生产进度和状态都能清晰地显示。

 DMG MORI公司非常重视手工工艺。一些特定的生产要求,机器无法实现,都需要有特殊资质的技师纯手工制作完成。其中最优秀的技能士石桥一明先生,曾经因此得到了天皇的表彰。

随后我们参观了DMG MORI的展览厅,机床像艺术品一样优雅地陈列,实现精密的技术要求同时,还有出色的外形设计。这种思想也贯穿全局,工厂内干净整洁,秩序井然,与印象中的机械工厂完全不同,整个公司散发着美的气质。这种工业美学的意识对传统工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启示。


至此,E探霓虹支队在三重县的旅程圆满完成,下一站将前往东京,敬请期待。

再次感谢三重县日中友好协会、本田铃鹿制造所、DMG MORI公司和热情的当地学生等的帮助。

(本文来源:清华大学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