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9月2日电 (记者 李含 通讯员 张茜)9月1-2日,由清华大学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主办、香港晨兴创投协办的首届中以创新论坛(CIIF)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创新、开放、合作、引领”为主旨,汇聚来自中以两国颇具影响力的学界、政界和商界精英,共同探讨最新的科技进展及高校驱动的创新项目。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特拉维夫大学校长约瑟夫·克拉夫特(Joseph Klafter)、晨兴创投联合创始人兼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作为联席主席出席论坛。出席论坛的嘉宾还有中国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Matan Vilnai)、以色列前常驻联合国代表达恩·吉勒曼(Dan Gillerman)等。
邱勇校长致辞。记者 张宇 摄
邱勇在论坛欢迎词中说,创新的体制、创新的政策、创新的技术,都是创新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归根结底,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并让创新人才携手合作,对探索解决全人类面对的挑战至关重要。对于大学来说,要推动创新,就必须保持开放,开放意味着打破学科之间的界线。学科交叉提供了无尽的创新机遇,在这方面大学拥有不可替代的多学科优势。清华鼓励教师跨院系兼职,建立校级交叉学科平台,就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学科交叉。开放还意味着打破固有的观念和思维定势,包容不同的声音,鼓励不同思想的碰撞。创新时代的大学不能被动融入社会,而要主动用领先的技术去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转型提供有启示的思想。邱勇希望,中以创新论坛坚持“引领”的理念,引领跨国界的沟通,引领跨文化的交流,引领跨越式的创新。
与会嘉宾深入讨论。记者 张宇 摄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就“超越象牙塔:建设创新型经济”“地球村的安全:网络安全和政策”“增长还是衰退:全球化是否已经到达顶峰”“下一个新领域:物联网”“东西交汇:传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与会嘉宾做大会报告。 记者 张宇 摄
约瑟夫·克拉夫特教授表示,中以创新论坛体现了特拉维夫大学、清华大学等中以顶尖高校在全球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使命。通过高校之间的合作,能更有效地将革命性创新从实验室推向市场,将大学的科研成果向社会公众推广。陈启宗表示,论坛的召开,使得世界上最古老的两大文明在此交融,以创新改变世界;此次论坛也借助中以关系之力为推进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机会。
论坛现场。 记者 张宇 摄
近一段时期以来,在全球化背景下,中以两国间的合作交往正在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层次发展。2014年,清华大学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成立了XIN中心(交叉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技术转移,培养创新人才,应对全球挑战。此次中以创新论坛,为两国学界、政界和商界打造了一个广泛交流思想、推动创新发展的高端平台,将进一步推进中以双方的深入合作,推动两校的合作走向深入。
编辑:悸寔
2016年09月02日 23:10:19
转自:清华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