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9日晚八点,由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领航人工智能驱动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线教育对话系列第三场研讨会成功举办。本场对话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个性化与参与度”,旨在交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的多元见解和实践经验,讨论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索人工智能重塑未来高等教育的方向及作用,促进有关人工智能驱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合作和知识共享。
受邀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专家有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计算与信息通信技术部主任赫克托·贝尼特斯·佩雷斯,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学习科学实验室主任玛丽亚·梅赛德斯·T·罗德里戈,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软件技术教学与学习方向副教授,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协调员谢尔盖·索斯诺夫斯基,印尼网络教育学院项目经理科科伊·斯蒂·科玛丽亚。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国际合作主管张忠轩主持本次会议。
玛丽亚·梅赛德斯·T·罗德里戈表示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结合中,如何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教育是她关心的核心问题。她结合菲律宾存在资源技术问题的国情,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硬件软件配置、网络连接、技术、学生信息能力存在的先天劣势。在此基础上,她呼吁寻找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考虑和目前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结合现有基础设施和系统以保持一定的原有教育生态系统和方式;第二,结合网络覆盖面较窄的情况,寻求人工智能教育的解决方案要与兼入网络分离化发展;第三,重视解决学生的设备条件和数字素养。
谢尔盖·索斯诺夫斯基分享自身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创新实践“智慧教科书”项目。通过首先确定教育目标,建构学生和内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利用不同的计算架构和用户模型和领域模型完成自适应系统搭建。通过追踪学生对不同内容的使用痕迹反馈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程度进行调整。在这个自适应式的教育系统内,教科书不再是狭义的书本,而是变成知识的内容库和新的教学模型,学生将在这里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他也表示,教科书系统存在模型系统的主观性和可变性等方面的挑战。
科科伊·斯蒂·科玛丽亚结合印尼网络教育学院利用人工智能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分享技术体验和展望大型个性化人工智能驱动学习远景。她表示近二十年来在线学习中人工智能使用频率加大,人工智能评估学习能力作业,充当课程助教,为教师提供更多时间以助于调整课程内容。人工智能在线平台有助于驱动学生学习、寻求更多有创新性的方式、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同时,她也表示对在线教育平台在成本、使用者技术、伦理道德的隐忧。
赫克托·贝尼特斯·佩雷斯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通过分析热门技术的场景运用和建立数据科学实验室,在实践中为新数据时代的教育提出新的思路。他指出,提升学生数据运用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字素养尤为重要。
随后,参会嘉宾围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人机协作能力等话题展开圆桌讨论。
教育数字化全球对话是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的品牌活动之一,旨在搭建全球专家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以期服务全球各地区参与高等教育数字化人员的能力建设,本次活动由学堂在线平台进行直播,全球观众超过2700人次。
原文链接:数字化教育全球对话第四场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