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招募 | 中外学生联合赴福建调研乡村振兴支队

背景介绍

教育乃兴邦之本、强国之基。教育事业永远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核心。现如今,国际化已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核心,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提升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水平也成为评判世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全新的全球战略格局大背景下,如何搭建“世界青年命运共同体”,一方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一方面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课题。

国际化发展从建校之始就是清华精神与理念的核心之一。截至2022年,清华大学已经累计招收培养国际学生将近四万人,是中国高校国际学生教育的旗帜,其首创的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模式也成为了中国高校未来国际学生教育的方向。受“同行中国”中外学生联合社会实践支持计划的号召,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团委联合清华大学学生对外交流协会(ASIC)于2023年寒假组建中外学生联合实践支队,引导中外学生综合多元文化视角,求索中国式现代化、探寻中华文化故事、感悟时代青年精神

  

支队基本情况

1.jpg

主办单位

l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团委

l  清华大学学生对外交流协会(ASIC)

预计支队成员情况

l  根据“同行中国”中外学生联合社会实践支持计划的要求,本次实践支队设置中外支队长各一名

l  预计招募中外学生共16名,其中中国学生8名国际学生8名。

l  支队架构采用职能制加项目制“双元模式”进行分工,每位同学根据自身特长分到职能组之外,还需要根据自身兴趣加入实践活动子项目组。具体职能组如下:

1.外联与统筹组:负责对外联络与接洽,并制定具体行程

2.新闻宣传组:负责实践活动的图文记录,撰写新闻稿,制作视频等

3.调研组:负责协调归纳各个子项目组的前期调研、访谈准备、结果归纳等

4.财务组:负责支队财务支出与报销

支队还根据实践内容成立子项目组

l   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组

l   双碳目标新能源组

l   侨乡文化寻根组

l   产业振兴泉州石化组


预计行程安排

2.png

本次“同行中国”中外学生联合社会实践支持计划希望以化工系国际学生和ASIC中国学生为基本盘,并对外招募不同院系、不同学术与文化背景的中外同学。目的地定在福建省福州市和泉州市,依托校系两级实践资源(清华大学福州闽清乡村工作站与清华大学化工系泉州石化实践点)并结合基本盘专业背景与文化背景,于2月6日至2月16日开展为期10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研究方法

  1. 文献调研,阅读相关书籍(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三维资本协同反贫困机制》、《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等)以及有关文献;

  2. 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座谈

  3. 落户与当地居民(包括学生)进行访谈,进行定性分析;

  4. 对当地居民(包括学生)发放问卷,进行定量分析;

  5. 走访当地企业与产业园,并对关键人物进行访谈

3.jpg

实践成果

  1. 每天实践结束后都会进行讨论总结会,并要求支队每位成员每天撰写实践日记,最后整理成册,形成实践手册。

  2. 在每个子项目结束后形成新闻稿,并和清华大学全球传播办公室合作制作英文版宣传稿与视频

  3. 结合实践走访、人物访谈、定量问卷调研等手段,分析闽清县农业产业化、新能源电气化和侨乡文化遇到的问题与发展瓶颈,结合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相关政策经验,探索其未来发展模式,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为当地提供改进建议

4.jpg5.jpg

有意报名者请于【1月9日(周一)24:00前】

点击以下链接或扫码填写问卷~

填写后请加入预备群!后续通知将在群内发布~

https://www.wjx.cn/vm/mklKmY2.aspx


6.jpg


原文链接:实践招募 | 中外学生联合赴福建调研乡村振兴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