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与中国公共外交工作坊 | 模拟WTO谈判纪实

当前,人类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与此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值此,由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主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全球青年共同发展计划承办,瑞士日内瓦箂科中心支持的《全球治理与中国公共外交工作坊》应运而生。工作坊共由课堂学习、实务研讨、实战模拟三部分组成。

10月23日-25日期间,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2名高校学子齐聚清华大学,在瑞士日内瓦箂科中心卢先堃教授的远程指导下,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为场景,展开实战模拟期间,学员们聚焦“世卫组织改革、非市场经济政策及其实践带来的挑战、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及上诉机构危机、发展中国家地位与“特殊和差别待遇”四大议题进行了三天浸润式的模拟谈判,并最终的达成决议。

直击模拟WTO现场

议题一、WTO reform: perspective of and beyond the 12th Ministerial Conference.


经过两个小时的培训过后,各国代表迅速进入状态,开启第一个议题:WTO改革。各国大使首先依次阐述了本国立场。

其中,欧盟着重强调了上诉机构AB改革;美国以强硬的态度指出中国非市场经济、上诉机构、特殊国差别待遇中现存严重问题;中国则幽默地指出,会议开始前乍得大使麦克风出现故障,确实发展状况堪忧,更需要各国帮助与支持,在活跃会场氛围的同时表明自身立场,并对美国代表团的诉求进行了回击,指出其意在推行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

本场谈判中,各国大使发言各有侧重,针锋相对,虽初出茅庐,却在谈判中展示出一定的专业性与潜力。


议题二:Challenges Posed by Non-market Economy Policies and Practices - United States

在第二个议题上,各国大使唇枪舌战,气氛颇为紧张,仿佛WTO谈判场上的真实情景再现。


美国大使首先发言,直指中国非市场经济问题。欧盟则未着重于批判,而是侧重解决方案,并引用“妈妈说的话”——“炒菜可以用不同的锅,但你必须是一个好厨师”,令人印象深刻。中国代表坚定本国立场,指出美国大使华美言辞背后政治目的暗流涌动。美国高官发言毫不客气,继续紧逼中国。印度代表则指出,不应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在本议题中,各国代表在具体正以上摆出事实、引用大量数据,运用谈判技巧与自身智慧,很好地展现出本国立场,呈现出一场精彩的谈判。


议题三:Dispute settlement and Appellate Body crisis

进入第三个议题,各国大使状态渐入佳境,讨论更加充分、自如。虽然本议题专业性较强,涉及很多法律问题,但各国代表团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出色的谈判。

在讨论中,中印两国立足总体的谈判攻防点,抓住争端机制猛攻美国,以缓解在其他问题上的压力。欧盟高官亦是穷追不舍,引用数据说明美国是AB最大使用方和受益国,以此敦促美国回到谈判渠道。美国代表团的发言态度则十分强硬,使谈判陷入“意料之中”的僵局。

无奈,各国在主席的引导下,只得暂时搁置争议进入到下一议题。


议题四:Developing country status and S&D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特殊与差别待遇”问题大家讨论地异常激烈,各国使团之间会场内外相互抨击、相互支持,充分体现了外交场上的风云变幻。

美印双方首先就S&D是技术问题还是原则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争锋之余,各国大使也总不忘发挥幽默外交的作用。中国大使喊话乍得使团:“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LDC不应把中国排除出发展中国家,而应该共同发展。”美国高管此时意识到中国大使的深意,举牌发言:一个家里总有些人比别人更高兴……

谈判场上,各方使团既有剑拔弩张,又有诙谐一笑。


议题五:Negotiation:Draft Agreement on the Work Programme of the WTO Reform

经过了为期两天的外交博弈后,终于到了最后形成决议并就决议进行最后磋商的时刻。各国使团死守本国利益底线,会场内外利用正式磋商和非正式磋商,不断游说,以争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最终,经过近7个小时的紧张谈判,各国就决议草案达成初步一致,并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

在各国大使的笔尖之下、各国高官手牵手的和谐氛围中,模拟谈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天的谈判中,在每一议题的讨论结束后瑞士日内瓦箂科中心卢先堃教授都带领同学们进行谈判的复盘,对同学们的谈判技巧运用、谈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点评。活动接近尾声,卢教授对同学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还能展现出如此精彩的表现予以高度评价,并提出“后浪可期”!


通过三天的模拟,学员们深入了解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和会议流程,并通过模拟一国利用国际组织平台参与全球治理,对公共外交的策略、方法、手段和工具有了更多的运用和感受,收获颇丰。

蓝家达(主席):
我觉得这次WTO 模拟谈判非常有意思,特别的是可以让我们各位学员了解整个世界贸易组织理事会的谈判过程,而且各个同学亦可以就现时WTO 的主要议题作深入讨论及分析。虽然,我于此次模拟会议中是担任主席的角色,但透过同学们的发言中亦了解一场国际谈判多变性及各国应该要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谈判策略来捍卫自己国家的最大利益。对于我所担任的职务而言,我认为要担任一个主席亦极具难度的,因为不同国家的意见亦不同,要如何平衡各国的发言机会及达成初步的共识是有很大的挑战性的。我更要透过聆听各国代表的发言内容及回应才能缩窄各国的分歧。我十分享受这过程,虽然在处理过程不太完美,但我认为以上经历有助我后了解不同国际组织的谈判工作。在此感谢各位筹备此次活动的老师们及学员的努力。

肖艳(秘书长):
三天的模拟谈判顺利结束啦!我第一次学着以秘书长的身份协调谈判,还短暂地尝试了作为主席主持谈判,实在收货良多。另,主席在会场的掌控全局,大使们在谈判场上的纵横捭阖,各位高官们在背后的运筹帷幄都令我十分佩服,我要向大家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我真心感谢卢教授远在日内瓦的耐心指导,感谢曲老师对工作坊的细心安排和对我们的苹果鼓励 最后跟大家分享我学到的两个小tips:1.同是苹果系统则可以手机上复制内容,iPad直接粘贴;2.国际会议要注意夏令时、冬令时,当你觉得准备时间不够用了也不要着急,因为说不定会突然多出”1小时哦~

张维(加拿大 大使):
三天的模拟谈判,紧凑充实、意犹未尽, 曾经无数次耳闻中国代表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据理力争、来回斡旋、激烈交锋,无论是过去的顾维钧,还是如今我的诸多奋战在谈判一线的老师们。  尽管在此前对WTO议题知之甚少,但我也不得不惊叹在这短短3天时间之内,通过实务指导、实战演练、模拟谈判这种设身处地的方式,同学们和我都实现了迅速地了解、吸收、整理、组织、运用新的知识,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以练促学”的快速提升。  这一切都离不开卢先堃教授远在日内瓦的耐心指导,以及曲炜老师用心良苦的安排筹措。  第一次发言争辩, 第一次拉帮结派, 第一次非正式磋商, 第一次达成共识, 第一次签约仪式, 完整地经历了组织会议、谈论议题、发表提案、修改案文、多方斡旋等国际外交谈判的全流程, 脑海中的形象变得直观而生动, 条文上的字符变得更富有深意, 也更加理解了一名法律人、一名外交人的使命。  主席的绅士、秘书的敬业、中国的稳重、美国的率真、欧盟的精明、加拿大的附和、印度的周旋、乍得的微弱,中国的外交新星们真实演绎了各个利益集团在多边贸易平台上毕露的风貌。  我也非常开心在研究生阶段弥补了本科未参加模联活动的未了心愿,bucket list目标完成了一个!♪(ˆ∇ˆ*)  见贤思齐,一切才刚刚开始,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每一次挑战都意味着进步与新的可能, 更何况我还收获了珍贵的记忆和友谊。  愿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一刻!Thank you, delegates!Thank you, Mr. Chairman!

钱佩函(乍得 大使):
1、专业素养、尽职准备是谈判场上谈笑风生的前提 谈判需要兼具广度和细致。广度体现在熟悉谈判规则、了解各国际组织的运作体系,对贸易、政治信息的掌握,才能在谈判中游刃有余;细致体现在条款的细节:一个标点、一个用词,背后都是国家利益的博弈,需要慎重权衡,据理力争。2、谈判需要有攻、守策略结合;博弈中,不能一味采取防守策略,一退再退便会退无可退;主动出击,才能争取更多协商的余地。3、国际组织中的合作与博弈共存;国家发展水平是谈判的硬筹码,弱国无外交 国际合作远远不是一片祥和,核心利益的争夺是激烈的;我们要有绝对的硬实力才能在牌桌上有一席之地并且拥有博弈的筹码。

王泽坤(乍得 高官):
作为最不发达国家集团代表,受到经济实力发展的限制,乍得在谈判中很多时候只是大国政治博弈的工具。为了不卷入大国纷争,只能死守政治正确。即使偶尔说一两句话帮腔,但声音也很快会淹没在大国的辩论声中。而大家实力超群的模拟,让我很多次无比真实地感受到了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就是外交谈判的底气。感谢曲老师和全胜中心的老师们为我们创造如此逼真、浸润式的模拟环境,也非常感谢卢老师来自日内瓦的全方位指导,让我们在短短的三天时间中收获满满!最后,感谢小伙伴们的精彩辩论,让我们一起做勇敢的后浪,奔涌向前!

段泽裕(中国 大使):
WTO虽然是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组织,但WTO谈判却是一场以国家实力为支撑的激烈角逐。这次模拟谈判过程中有卢教授的专业指导、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也有伙伴们无私的知识分享,加深了我对WTO现有危机和未来方向的理解,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思考和锻炼的机会。在模拟谈判中,我有幸代表中国发言,让我有机会深入学习了中国在WTO改革方面的基本立场和具体政策建议,并深切体会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维护多边贸易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

董靖(中国 高官):
这是一次十分特殊、极具效率、卓有成效的WTO总理事会谈判(模拟)。在三天的线下线上谈判中,加拿大、乍得、中国、欧盟、印度、美国的代表团都发挥出了高超的谈判技巧,正式发言和非正式交流来回切换,递纸条建小群层出不穷。就算是休会期间,奶茶外交和口水仗也是不停不歇。如今回忆起来,尚记得会场里所有的充电口全部插满,我用手机也记录下了这一幕。原本说好晚饭就能结束的最后一轮磋商,也因为大家的认真和投入变成非常真实的马拉松式谈判,一直空着肚子谈到晚上9点多。我从卢老师和各位“同事”身上学到了很多,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肖晶心(欧盟 大使):
短短三天的谈判真的学习了太多,首先要特别感谢曲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卢教授的全方位细心指导,指出每一个欧盟应该去argue和bargain的点,教导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与立场。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高官,思雨。我之前对WTO了解甚少,因此在卢教授简单介绍后得知要在两个小时内准备好立场文件时感到十分惊慌。但是思雨就是我的定心丸,她对于WTO以及欧盟立场的深入调研与了解极大地帮助了我,在自由辩论中她的数据分析也极为出彩。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在第二、三个议题的时候才逐渐找到了节奏,也在与大家的正式与非正式交流中找到了乐趣,听大家你来我往,幽默又尖刻,确实别有一番乐趣。但我也体会到了所谓谈判中的patience和stamina,每位成员国都有自己的利益与不可让步的原则,因此想要达成共识十分困难,需要多轮谈判与磋商,我们短短的模拟谈判就多次陷入僵局,难以达成共识,这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国际组织谈判的复杂性,如何在捍卫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达成共识,是一个难题,但我们应该努力去促成共识。

李思雨(欧盟 高官):
出于个人研究兴趣的原因,在参加本次模拟谈判之前我就对WTO改革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因此本次非常有幸能够作为欧盟高管参加到这次模拟谈判里。经过三天的模拟,我有了很多收获:1. 学到的知识要用于实践才能变成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知识。2. 当从下午三点到七点只谈判了三条案文并且没有达成任何共识时,我终于从生理和心理上理解了国际谈判的复杂与艰难,一个字一个词都关乎国家重要利益,不能轻易让步。3. 多边体系或许在这个时代里受到质疑,它或许“低效”或许“无用”,但国际关系的丛林世界里,永远需要这样理想化的存在。感谢卢教授的耐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通力合作!

孙若水(印度 大使):
1、谈判真的是个体力活,不仅需要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还要查资料、做记录、桌下谈判多线程同时工作。2、模拟谈判虽然规模小,但是各国代表真的是有一个算一个,和大家一起合作或斗智斗勇实在是太精彩了哈哈哈哈。3、谈判过程中事实、规则、逻辑、口号都可以成为工具,不同国家的代表对这些工具有不同的擅长和偏好。在真实谈判中或许也是如此,应该可以对代表进行分析,从而在交锋中更加精确制导。4、最难的其实是自己立场的选择。这次是卢老师带我们先分析了一遍各国的立场和对括号的偏好,我们说起来就有底气一点。但是在真实会场上立场的把握需要代表做主,这又是难度更高的要求了。

成佳俐(印度 高官):
第一次参加模拟谈判的我一开始是不知所措的,随着卢老师的指导和查阅相关资料逐渐了解到谈判的精髓,在WTO改革问题上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需要晚睡早起,但很快被群里上升到政治问题的奶茶事件以及相互拉帮结派和内卷而逗乐。当然也非常感谢我国孙大使的智慧与幽默,以及非常开心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同学们。

彭予兴(美国 大使):
三天模拟谈判令我收获颇多,不仅对于WTO谈判流程有了更具体的了解,也对于当前的国际局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作为美国大使,我意识到综合国力是掌握话语权的前提,大国能在诸多议题上推动事件进程,但也能对其加以遏制。同时,我深刻体会到卢教授说的:“一个优秀的谈判官必备四种能力:Professionalism,Charisma,Stamina,Patience。”在真实的谈判场上,了解国际局势、良好的外语能力并不足够,还需要一些个人魅力,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毅力与耐心。最后,想说小伙伴们令人好惊喜,继续一起加油喔~

张子杰(美国 高官):
短短三天时间,在卢教授的全程悉心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全心投入中,我们对全球经贸治理、WTO谈判规则与原则、各国立场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是在教室里听课很难达到的效果。扮演美国高官的过程中时常“飞扬跋扈”,这也让我愈发体会到“弱国无外交”、谈判桌的背后是国家实力,但这并非说明没有谈判的必要。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即便各国立场针锋相对很难谈拢,一定程度的互相妥协也有可能达成;同时,国际谈判也是展现国家立场与形象,向谈判方政府及国内政治施压的过程。愿我们这些“后浪”们更加勇敢,为一个更好的世界经贸治理机制而奔涌不息!

相关链接:

地平线Horizon计划 《青行|模拟WTO谈判:六大使团论剑总理事会,三日激辩力展外交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