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张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硕士一年级,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办公室远程实习,主要负责会议纪要撰写、报告编辑审核、研究并整理会议相关资料。
01 效率之窗
国际电信联盟对于时间把握是非常重视的,体现在消息回复及时、提前告知假期、尽早安排会议,以及利用智能日历巧妙避免会议和个人的提前安排发生冲突等细节中。在工作中,不管是任务指示,流程指导,还是最后的审核批注,都比较准确清晰。比如,详细的软件使用指南让我能够很方便、快速地查找操作方法。另外,在国际电信联盟实习时,我学习了高效严谨做事的方法:同事们会用一个云盘分文件夹来放置所有的内容,并且每份文件的年份和版本数都会标注好,便于下一次查找使用;通过分享云盘的文件链接实现协作。写邮件时,列举事项的过程中会很清晰地用1、2、3标注,每个段落之间都会空一行表示分段;信件的最后可以加上带有组织logo的正式签名。撰写和编辑的文件都需要严格遵守既定格式,像完成论文那样严谨。在语言的处理上也需要很精细,领导审核我写好的邮件时会用不同颜色来进行标注,告诉我修改的地方,让我也看到了如何更好地写邮件来表达自己需要说的事情,这让我更加理解如何使用正式的语言来进行工作场合上的沟通。我感到很幸运能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拥有这些学习的机会。
国际电信联盟的工作服务便捷高效。疫情期间,许多地方的工作受阻,但是国际组织基本没有。同事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控制组织办公室的个人电脑,因此我们虽然没有在现场办公,但是也相当于拥有自己的手提电脑,能够查看自己的账户和文件。远程平台可以安装在自己的手机电脑上,也可以在不需要的时候关闭,充分地实现了工作和生活的分离。这里的技术问题解决服务也很到位,我在安装一个软件中遇到问题后联系了领导,很快相应的工作人员就联系我,协助我进行远程的安装操作,让我感叹到国际电信联盟工作的高效。另外,国际电信联盟还设计了自己的虚拟会议平台,很多的活动都可以在平台上流畅开展。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处工作内容
02 技术之窗
与其他一些国际组织的工作相比,国际电信联盟的工作专业性和技术性更强一些。我在国际电信联盟开展了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和环境效能之间关系活动的研究。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先前对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这次的实习给我提供了学习相关方面知识的契机。我具体负责修改技术文件以及收集其他组织相关的活动资料。最初我很难理解一些专业词语,例如DCIM(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DT(Digital Twin)和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但后来我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渐熟悉这些词语,并理解文章的内容,进一步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并让我明白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环境效能方面的应用前景,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来监测空调的碳排放和水系统的污染问题。事实上,现在全球气候大会和G20峰会等高级别国际会议都十分关注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这些研究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
人工智能能源效率调节步骤(出自研究小组文件)
03 国际之窗
国际组织实习和其他机构实习的最大差异在于国际化程度。领导和同事之间很亲近,并且包容理解彼此的时差、文化和观念差异等。在国际组织中,大家的性格都比较热情活泼,我所在部门每周五都会进行实习生之间的轻松交流环节。我们会复盘实习工作、分享有趣故事并且一起玩游戏。国际电信联盟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我可以通过阅读组织网络资源中的相关书刊来寻找我们部门工作需要的最新信息,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也让我明白了工作中的资料收集和学校学习的信息资料收集的不同。另外,我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来丰富自己,国际电信联盟提供了英语、法语等多门语种从初级到高级的课程,还会有测试,也会在课程完成后发放证明。这里还提供了跟组织相关的一些丰富知识储备的课程,比如光谱经济学。除了语言和工作专业知识本身,国际电信联盟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就业指导,例如简历撰写和面试技巧,以及国际电信联盟工作原则的培训。这些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在国际组织实习是一个在国际化氛围中学习的好机会。
与领导的例会沟通
国际电信联盟课程体系介绍会
我非常感谢学校职业发展中心的老师,以及ITU TSB的各位领导,是他们给予了我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能拓展视野,感受到国际组织工作的高效、技术性和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