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教授Open Office Hour —— 领导力、领导者、全球领导力与全球胜任力

编者按:

7月11日,应几位同学的邀请,副校长杨斌教授通过“微沙龙”平台做了一次他的Open Office Hour。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二十余名同学参加本次活动,大家围绕领导力、领导者、全球领导力、全球胜任力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领导力与职务无关

这次的主题,来自于几位同学的观察和疑问,关于清华人才培养的不同项目的定位表述中,分别出现了这样一些词汇,领导力、全球领导力、全球胜任力、未来领导者,究竟含义有何差别,有不理解的,也有一些意见分歧。因此,活动伊始,杨老师就为大家分析了“领导力”与中文日常表达中“领导”一词的重要区别。他说,在很多人的看法中,“领导”作为名词,说的就是政府官员,或者是一个组织中层级居上者,它和政治、权力、职权似乎是一致的,而“领导力”也只能在这些被称作“领导”的人身上体现。这种理解相当多见,但却真是误解误读,而且对于我们培养人才颇多贻害。我们经常把英文的“leader”翻译为“领袖”或“领导者”,把leadership翻译成领导力,并与机构、组织相关联。而实际上,人人都可能是不同情境下的领导者,而领导力(或者按照杨老师更愿意用的领导之道一词)与职务并无必然关联,即使一个人并不居要职高位,仍然可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发挥领导力,推动变革与进步。杨老师谈起自己2002年翻译的一本《沉静领导》的书,大量的例子是某人工作在基层或作为独立个体,仍然可以像领导者一样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为了说明很多人对于领导力的误解,杨老师提起约20年前他担任清华经管学院MBA项目负责人时碰到的一个例子。当时新改革后的联考要求MBA项目的申请人提交三篇短文给学院,其中一篇要求申请者讲述关于自己的领导力的一个故事。但是很多申请者打电话或来访反映这个题目不适合自己,请求换题,因为自己没有当过单位的领导,所以没法写有关领导力的故事。那时国内领导力的书籍、课程都还极少,很多人对于领导力的概念也比较模糊,今天貌似相关的课程培训多起来了,但是望文生义的狭隘理解仍然大行其道,需要“祛魅”。

 

 

▲ 杨斌老师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全球领导力不是领导全球

真正意义上的领导(lead),指的是领导行为、领导作用,而不是具体的角色,更不囿于一种层级的关系。由英文leadership 引出的领导力概念,传承了我国台湾地区的译法,通常将ship后缀翻译为“…的能力”。但杨老师表示,ship后缀应该是“…之道”的意思,很多时候不只是技能技巧,这个抽象概念相当强调在品性价值观的内涵,在精神层面的影响与带领,促使众人挑战现状、推动变革。

 

以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为例,该项目提出致力于要培养未来全球领导者(future global leaders),发展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在这里,引入了全球化(global)的概念,其实具有某种限定意义,特指跨文化、跨民族和跨国界的意思,不是说这些人很厉害,都要当大官、要去领导全球的意思。这些学者、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林林总总,可以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公共服务抑或商业领域,全球领导力描述的是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事业和生涯中,有更广阔的全球认知与驾驭能力,对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有志于关心并探索解决之道。

 

某种意义上,全球领导力只是领导力的一种。例如,某国内知名企业在收购海外某公司之后,企业管理层与对方的人员沟通合作时,就更会面临全球领导力的挑战问题。而如果只是面对本乡本土的员工,则相对来说,全球领导力的问题不那么显性、显著,更是普遍意义的领导力考验。加上全球二字,更是一种针对、一种刻画,而非强调是更高级更精深的本领。

 

这里还涉及到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的概念,2016年发布的《清华大学全球战略》中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作为清华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简而言之,全球胜任力是指个人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全球胜任力,需要在认知、人际与个人层面进行多维度的学习与提升。与全球领导力相比,全球胜任力的概念更为宽泛,内涵更为丰富。甚至可以说,它的胜任中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全球领导力在里面,没有高下之分。不可以说,清华的A院系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胜任力即可,B院系提出要培养全球领导力,那么B院系就比A院系厉害、高明,这种比较,颇为滑稽。

 

领导力是每一个人都要做的事

杨老师表示,领导力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也都能帮到每个人的事情(leadership is everyone’s business)。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一个小人物,都有机会发挥他的领导作用。例如,当几个人被困在电梯里,如果一个人站出来激励并组织其他人有效应对困境,他自然就成了这个时刻的领导者,并不需要哪个组织机构来任命他。在家庭成员、大学宿舍、社团组织等各类情况中,这种领导力是十分必需的,因为大家不需要依赖一个权威或有头衔的领导,而是需要能够发挥自己所具有的领导力或者领导潜力的人。所以杨老师说自己过去受邀给学生骨干们演讲,经常说“大学校园是锻炼提升领导力的绝佳场合”,因为大学生活是平层结构,这里没有走向职场后的很多头衔、资源,要想做成点儿事儿,就经常需要靠各式各样的自觉或激发出来的领导力来实现突破,就是尝试中犯了错,包容度也比较高,所以大学阶段真的可以把提升领导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定位目标。清华的历史和现在都出了很多各行各业的“有为领导”(未见得是“有位领导”哦),不是因为清华早早就开了好多领导力的课程,而是清华的双肩挑、重视集体、各类社团、丰富实践提供了培养造就人才身上的领导力的极好的土壤。杨老师说,“不夸张地讲,清华那些课程表之外的生活、实践、挑战,是最生动最有效的领导力培养项目(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

 

领导者和追随者是动态变化的

针对杨老师的分享,经管学院的李纪琛同学提出,有领导者就自然会有被领导者,由于大家都不愿意成为被领导者,因此“培养领导者”的提法是否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杨老师表示,在很多组织中都有十分优秀的“二把手”、“B角”,他们默默无闻的支撑着“一把手”,同时也具备很好的领导力。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人在沙滩上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唯有第二个人跟着效仿,后面才会有一大批人跟着做这些动作。如果没有第二个人跟进,便无法成后来的气候。这就说明这第二个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这个追随者,第一个先行者就变不成领导者,而可能始终就是孤单的一个人、先烈、怪咖。不只是第二个人,还有第三个,以及更多。因此,很多情况下,人们都是互为追随者和领导者,一个普通的(甚至少言寡语的)组织成员(路人乙)也可能会对居上位者的决定产生影响,对整个组织产生关键性的作用,即使这个员工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所以要动态的看待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境下,家庭中的不同成员都可能是家庭中的领导者,发挥着他/她的那一份领导力,融合起来,才有和睦可持续的家庭和社会。

 

回到人才培养的定位表达上,清华的学生这么优秀,经过培养后有更大机会在不同的组织中发挥比众人更大的作用,也该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个过程中,不能靠单枪匹马,而都要有较为充分的领导作用的发挥、领导才能的施展。作为中国人的清华大学,作为走向全球顶尖之列的清华大学,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未来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领导者,是恰当和适宜的,校友中涌现出思想家(思想领导者)、科学家(学术领导者)、政治家(公共领域的领导者)、企业家(工商领域的领导者)等各行各业的“领导自身、领导团队、领导组织”而推动改变与进步的清华人们,是值得并可以期待的。

 

 

▲ 参加本次微沙龙活动的师生合影

 

微沙龙结束之后,同学们都表示很高兴参加了这场问答互动很热烈的思想盛宴。杨斌教授充满人文关怀、极具引导性的交流方式,使同学们收获良多。来自电子系的张浩林同学在活动后说:杨老师将领导力上升到了艺术层面,极大提高了我们对于领导力的认识。

 

本次Open Office Hour通过“微沙龙”平台组织同学报名。“微沙龙”平台是由校研究生会发起,旨在营造浓厚的校园师生互动和学术交流氛围,促进小规模、常态化、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更有温度的师生互动,更有温度的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