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身在清华,如何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虹

国际型人才,世界级视野——设立短期访学培养国际胜任力

Q:清华研读间小记者

A:高虹,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有多年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


Q:为什么要设立博士生短期访学计划?
A:博士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和从事研究的人才。国际化这一点很重要。这个项目希望能为大家融入国际学术圈提供条件,让中外导师能够通过合作研究,共同指导学生。我们希望学生在出国之前,能够有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计划,那么在中外导师的合作指导下,能够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能够把学术研究提高到一个更好的水平上,并借这个机会能够更好地接触国际的学术圈,体验国外的研究氛围,借鉴研究方法,结识国际同行。这就是当时的目标。

2007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启动研究生国家公派计划,为博士生赴国际一流大学师从一流导师提供支持。该计划覆盖6-24个月的国际合作培养。针对校内师生的对3-6个月的国际合作培养的需求,设立了短期访学计划。

 

Q:国际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儿?
A:国际化,或更准确地讲叫国际胜任力(GlobalCompetence),是未来高素质人才衡量的要素之一,人才质量的一个新维度。高质量人才可以有很多评价要素,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职业操守等,而国际胜任力将是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我们讲国际胜任力,这个词目前国内翻译较多的说法叫国际竞争力,其实更贴切地说应该叫胜任力,表示能在国际环境下或国际舞台上自如地行走,包括能有效地交流表达,有跨文化的理解力,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共处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出境体验,也可以在校园国际化氛围中熏陶。
今后即使不出国,在国内工作,工作环境和工作可能都是国际化的,所以有国际视野,有跨文化的交流能力,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很好的交流沟通、配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国际化,而是怎么国际化的问题。

Q:那如何实现这种国际化培养呢?
A:说到国际化培养,对于博士生而言,我们有一中一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可以通过国家公派计划、清华博士生短期访学计划和导师国际合作研究等途径赴境外学习。还有一种是参加国际会议,学校和导师共同资助博士生参加各学科的学术会议。国际会议基金项目已执行十几年了,目前也拓展支持硕士生。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与同行学者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术能力。当然我们有很多导师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和科研合作机会来支持自己的研究生出国培养。2014年有2200多人次博士生出国,有超过63%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期间有出境经历,我们希望这个比例进一步提高。学校会努力争取资源,为研究生的国际交流开拓渠道。
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培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导师的国际交流资源。我们还特别希望这种国际合作最好是双向的流动,过去以我们的学生走出去为主,现在我们可以做成学生的双向流动,做到中外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

不能说出国就叫国际化,如果在学校里就有国际化的氛围,也是国际化。学校里来自不同国度的学生越来越多,双向交流的目的是在校园里就营造一个国际化的氛围,不用出国就能感受这样的氛围。

 

双向交流,培养氛围

Q:刚才提到双向交流,那么我们怎么吸引国际生?
A:在过去的近十年中,我们学校国际研究生的规模有很大发展,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从06年开始,我们很多院系开设了英文课程,特别是开设了面向国际学生的13个全英文硕士项目。

此外,我们还有30个双硕士学位项目,比如与德国亚琛工大合作的我校第一个双硕士学位项目,中德双方硕士生均在对方学校学习一年,完成联合培养方案的要求,分别获两校硕士学位。开设英文项目对吸引更多优秀国际学生来清华攻读学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非英语母语国家积极拓展国际生源扩大国际影响力所采取的有效做法。

 

Q:那么现在国际生招生情况如何?

A:近两年国际研究生招生中,最大的学生群体是美国学生。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元化,我们希望来清华攻读学位的国际研究生来自不同国度。
从学院上来说,人文社科类院系对国际学生有吸引力,工科里面工业工程系和汽车系因亚琛工大合作项目是最早的成规模接受国际学生的系,现在涌现了一大批工科院系开设了英文项目,招收国际学生。

清华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应有一批主要学科有一流的研究生学位项目,具备吸引国际优秀学生的竞争力,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如果这些学科能吸引国际学生,那么清华校园里一定会有国际化氛围,让我们的学生在校园里享受国际化的氛围。有一个新词叫Glocalization,本土国际化,指的就是能够让本土学生享受国际化氛围,上课的时候能遇见国际学生、参加的社团有成员是国际学生,无时无刻都可以沉浸在国际化氛围中。

 

Q:那如何让他们融入进清华这个社区呢?
A:说到成长社区的问题。社区有广泛的含义。上课的时候,一个班的同学是一个群体,宿舍是一个群体,所在的实验室里的同学也是一个群体,参加社团,如合唱队,这也是个群体。所以说有很多的群体。
学校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环境的影响。不能认为只有在教室里上课才叫受教育,其实好的大学,跟同伴的学习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每个人都是很不一样的,他们来自各地,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跟这些同学学到的东西,有时候会对你以后的人生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国际上一些知名大学在招生时,不仅仅考虑申请材料上的内容,如:你的学习和各种考试成绩,还要看你会为校园带来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他们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我个人认为,对研究生来说,不同院系以及中外学生的混合住宿是值得尝试的。

不同院系的学生在一起生活,不同学科的头脑在一起不经意的交流碰撞,开阔思路,增强理解,激发灵感,会对大家的成长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国际学生到清华学习,希望与中国同学更多地接触,更多地交中国的朋友,如果他们能够和中国学生同堂上课,在一个宿舍楼里居住,一起活动和交流,这会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在清华的经历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目前我们在推进校园国际化氛围方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政策支持和配套的管理制度。

在这方面,亚洲青年交流中心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中外学生在这里混合住宿,受到学生们特别是国际学生的欢迎。这样的经历不仅让国际学生受益,他们在这里与中国的同学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加深了他们来华留学的体验;也让中国学生受益,他们不出国门,就可以感受国际化,感受外国文化,了解不同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

 

转换思想,发掘资源

Q:作为博士目前有没有别的一些项目支持?

A: 除了国际学位项目和国际合作培养,我们还有面向研究生职业发展的国际项目。如: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合作的全球技术创新项目,是一个创新创业的证书项目。再如: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合作的面向博士生为期一周的暑期课程项目,两校轮流举办,每年双方各20名博士生,以团队合作方式,做技术转移项目策划与展示,职业发展能力拓展等。

 

Q:很多博士生还是很愿意出国进行交流的。怎么争取资源,拓宽这种渠道呢?

A:博士生的国际交流资源挺多的,联合培养就是非常好的资源,每年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家公派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有约300人的规模,短访也有约200人的规模。国际会议每年资助人数超过400人。学校在努力开拓资源,力争为每一位博士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创造条件。

博士生在清华里面可能五年可能六年,要努力做个有心人,有意识地去发掘和利用学校的各种培养资源。因为清华有很多的学术资源,就看你有没有这样的眼光,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去发掘。你如果不留心,只在意自己的研究课题,只关注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献,就会错过很多东西。发掘和利用资源也是一种能力。最明显的是清华有很多非常好的学术报告,经常能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来交流访问,不要觉得那个学术报告跟我没什么关系,一定得跟我的课题对口才去参加,不对口的就不闻不问。一定要有更宽阔的视野,视野会决定你能走到的高度,决定你的走向。与不同学科的学者交流,会开阔你的眼界,触发你的灵感,打开新的学术圈子,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注:本文转自清华研读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