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带一路,感悟中国力量 ——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东南亚调研纪实

聚焦一带一路,感悟中国力量

——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东南亚调研纪实


清华新闻网2月14日电 (通讯员 高溢钊 刘中祥 秦子棋)水利水电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发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国水利企业也在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指出大学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孵化器,要不断培育大批了解并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复合型人才。

在此背景下,为了深入认识中国水利走出去的成效和挑战,积极践行清华“一带一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清华大学水利系与三峡集团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CWE,以下简称中水电公司)合作,从1月22日到2月1日,组织水利系“水滴计划”14名师生,以“兴水之利:感悟中国力量”为主题,奔赴老挝、马来西亚两国开展为期11天的实践调研。

支队成员与南立1-2项目工作人员合影。

深入老挝,感受中国力量与企业责任

“这是我们在老挝做的第一个电站项目,印在了老挝2000吉普的货币上。”中水电老挝分公司副总经理熊良楚向同学们介绍公司在老挝的发展历程时自豪地讲道。南累克(Nam Leuk)水电站是中水电公司进入老挝市场承建的第一个项目,赢得老挝政府的高度赞誉。

在老挝的六天时间里,同学们先后前往万象市、孟丰县、万荣县走访了“南立1-2水电站项目”“500千伏(kv)输变电项目”“103医院援建项目”等。通过几天的走访,同学们了解到 ,企业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老挝的技术标准是个空白,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采取属地化管理的措施在本地培养了一批懂中国标准的水利人才,为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走出去打下了基础。老挝要成为“东南亚蓄电池”,正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加上中老长期的友谊以及一衣带水的邻邦关系,中国企业必然在老挝水利建设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帕贡中学的孩子们。

我国企业走出去既要重视投资利益,更要赢得好名声、好口碑,遵守驻在国法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同学们也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居民带来的改变。南立1-2电站项目部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南立河流域管理委员会,用中国经验帮助当地政府进行流域治理;进行放鱼植树活动,倡导生态和谐;修路架桥,造福当地百姓。电站项目部还无偿援建了帕贡中学,使得当地学生能够进入周边条件最好的学校读书。“希望能够学好中文,到中国去留学”,帕贡中学一名即将毕业的老挝学生在与支队成员交流时说道。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是在向当地传达中国的声音,树立中国形象。

支队成员与老挝孟丰县政府负责人座谈。

 “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就像一面窗,为老挝带来了中国的标准、方案以及智慧,而中国想要了解老挝这个国家以及老挝民众,同样要靠这些一带一路上的‘排头兵’”水利系2013级本科生陈星安感慨道。

行走大马,体会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

马来西亚的华裔青年学生告诉我们,由于政策限制等原因,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以前一直在艰难中独立发展。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马来人会把小孩送到华小,他们看准了中国的发展。”马来西亚,在这个华人占比四分之一的国度里,街头和商场散发着浓浓的春节的气息,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品牌,支付宝广泛使用。“在国外看到这些熟悉的事物,还是很激动的”大二的王小康同学兴奋地说。通过与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师生的交流,以及参访马来西亚PBA公司、英达丽水集团等,同学们了解到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合作联系正在逐渐深入,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英达丽水集团人员在向支队进行讲解。

支队成员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师生合影。

支队还探访了中水电马来西亚明光坝扩建项目项目部以及华东院-水电七局联营体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项目部,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发展的挑战。

“太多的困难是我们在国内想象不到的,”秦子棋同学在支队交流会上说,“感触最深的是中国企业虽然在中国实现了中国效率,但是在海外,我们的企业很多国内早已是业内规范的做法却不被允许。”同时,支队成员也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用工问题、金融风险、政策风险等等有了更多的直观深刻的体会。

支队成员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明光坝扩建项目部人员合影。

11天的行程里,在老挝与马来西亚两个风格迥异的国度,同学们不但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差异,通过实地调研也深入了解了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机遇与挑战,加深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企业人在海外打拼的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敢于担当,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新时代清华人的使命,激励自己努力拼搏、成为能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复合型人才。

供稿:水利系 编辑:徐静 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