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与国际学生谈国际化校园建设

11月30日,室外天寒地冻,厅内暖意融融,校长邱勇利用“开放交流时间”与9位国际同学、2位中国学生一起“拉家常”。为方便现场办公,一同参加的还有来自党办校办、国际处、国际教育办、教务处、宣传部、学生部、研工部、国际学生学者中心的负责人。

邱勇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记者 苑洁 摄

“清华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状态,就是大事儿。”在开场白中,邱勇阐明了此次开放交流的重要意义,“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说,咱们是一家人。有同学给我写信,希望跟校长讲真话,我也希望听到真话。”

哥伦比亚国际学生大卫海纳发言。记者 苑洁 摄

身穿宝蓝色西服、社科学院硕士一年级的大卫海纳来自哥伦比亚,他将“入乡随俗”写在A4纸上向大家展示:来到中国、来到清华,就要了解中国文化、跟中国学生用中文交流,但很多国际学生中文不够好,不便于学习交流。随即他提出了中文课程数量不足的问题,希望学校加大中文课授课量,让更多国际学生学好中文、入乡随俗。

来自日本的国际学生龙宏明发言。记者 苑洁 摄

龙宏明是清华国际学生的日本联谊会会长,目前就读机械系本科三年级。他说,一些国际学生反映跟中国学生交流较少,一些教学环节留学生单独分组,减少了跟班里中国学生交流的机会;交换生只能在上课时跟中国学生交流,课余想要交流只能参加社团活动,一般很难融入班级活动中去。

来自美国的韩裔学生宋垣莹是社科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她坦言,国际学生跟中国学生同一天报到,随后参加拓展营,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自己还参加竞选学生干部,但遗憾的是还不能与中国学生住在一起。

来自智利的国际学生秦全发言。记者 苑洁 摄

来自韩国的外文系本科四年级学生林泰权、本科二年级学生金智英,来自智利的法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秦全,来自美国的人文学院硕士二年级学生本杰明,来自蒙古的土木系博士三年级学生清谷,来自墨西哥的环境学院博士二年级学生维托,以及学生对外交流协会会长秋雨濛、校研究生会国际部徐冉等2名中国学生,分别就增设国际学生辅导员、参加学生社团、校外租房、网上服务系统英文指南、体育场馆开放时间、校友信息共享等问题与校长做了面对面交流。

蒙古国际学生清谷发言。记者 苑洁 摄

美国国际学生本杰明发言。记者 苑洁 摄

在听完各位同学的发言之后,邱勇做了总结。他说,非常感谢大家“有备而来”提出了学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将积极研究部署、形成工作清单、推动落实解决。

邱勇与国际学生的开放交流时间。记者 苑洁 摄

邱勇指出,一流大学没有全球化的概念是办不好的。清华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就要大力实施全球战略、提升校园国际化水平,既要培养本土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还要为世界各国培养优秀人才。为此,学校一方面要推动实施全球战略,通过建设好苏世民书院、在西雅图成立全球创新学院、在意大利成立中意设计创新基地等系列举措,不断推动学校走向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沿。另一方面,要着力改善国际化校园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努力培养所有学生具有全球胜任力。为此,学校将着力吸引全球优秀学者和优秀学生,“好学生”加上“好学者”、再加上好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清华一定会变得更好,也会让身处其中的老师同学们变得更好。

邱勇指出,提升校园国际化水平需要整体提升校园建设质量,需要包括所有教职员工、中外学生一起努力,不断落实落细各项工作,逐步改善推进。我们看问题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长远眼光”,二是“逐步完善”。就清华的发展来看,有的事情要“慢慢来”,有的具体事情要“快快办”;长远的事情可以“慢慢来”,但具体工作要“抓紧办”。

师生一起合影留念。记者 苑洁 摄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邱勇现场做了简要回应。他要求,党办校办、国际处、国际教育办、教务处、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学生工作系统等,认真研究同学们提出的困难问题和校园国际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方便国际学生更加灵活自由地选择中文课,增加与中国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帮助交换生等更好地融入班级集体;研究制定增设国际学生辅导员、改进网上服务系统、优化体育场馆开放时段等工作方案,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帮助所有学生拥有更好的校园生活体验。

邱勇最后对参与交流的同学们提出了希望,要求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与相关部处保持交流沟通,参与相关工作方案的研究制定,共同将清华园建设成为人文、绿色、智慧的国际化校园。

编辑:悸寔 田心

来源: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