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碰撞,在行走中探索中华年文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组织中外学生赴十省开展社会实践

(通讯员 应远帆 李聪)2017年秋季,由人文学院研究生团总支、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学生汉语语伴1+1”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人文学院、航天航空、数学系、经管学院、机械工程、地学系、医学院、法学院等20多个院系的学生参加了活动,共有100余人中外学生参与。依托于Hi-mate“中外语伴1+1”活动的基础,人文研团在半年时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语伴破冰见面会、“探索北京”水长城户外远足活动、老教授国子监“室外中国课”活动、“文化体验”之老北京胡同活动等多场中外国际学生文化交流活动。

01.PNG 

“带国际学生回家过年”暨China Discovery项目活动行前会合影。曲一迪

 

寒假期间,人文研团成功举办了“带国际学生回家过年”实践暨China Discovery项目活动。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阿根廷、瑞典等十余国的国际学生和中国大陆、香港等三十余名清华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寒假留守在校内的国际学生提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为清华优秀学子提供跨文化交流渠道。

 

除夕话团圆——国际学生的“年”文化初体验

 

2018年春节期间,14位中国学生带着各自小队的国际学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了春节体验和探索中国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中国学生带着国际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春节聚会和手工艺活动。在四川成都,经管学院学生王一开带德国的Lucas一起穿过川流不息的古镇小街,走进悠然自适的茶馆,让Lucas在热闹的成都麻将声中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在天津,神经生物学专业学生吕海龙和他的一家人让美国的Joey第一次吃上了驴肉水饺,Joey则亲手下厨,为一家人做了美味可口的墨西哥卷饼。在广西南宁,韩国的李旻渶在水利系学生沈起宁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了传说中的中国南方,可谓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制作油茶,体验螺蛳粉,在溶洞感受科幻电影般的钟乳石派对,走过南宁喧闹的夜市,或是和家人一起采购年货——这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前所未闻的水果产品,都让李旻渶收获到了别样精彩的回忆。谈到除夕夜时,李旻渶说除了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最令她开心的是领红包的时候,“你会直接拿到红包,不像在韩国,你要先曲膝跪地,行礼磕头,然后说几句祝福语才能拿到红包”。

 02.PNG

奥地利学生Vinzenz与寄宿家庭一起贴“福”字。曹胜熙

03.PNG

韩国学生李旻渶(左三)与寄宿家庭一起吃年夜饭。沈起宁

 

除夕之夜,各组中外学生晒出一桌桌有着各自地方特色的年夜饭,并发来视频在群组里拜年。到了零点的时候,大家从全国各地分别发来新春祝福,表达和异国伙伴共度这个独特“中国年”的激动之情!

 

春满此山河——中外学生探索各地风俗人情

 

从大年初一开始,中外学生的活动更是丰富多样,白天走亲拜年、登山、烧香、挂坟,晚上除了跟着长辈打麻将、玩纸牌游戏一起娱乐,还到广场上放烟花,又或趁天气放晴的好日子一起荡起双桨,感受家门口无处不在的新春气息,不亦乐乎。

04.PNG

比利时学生Evelyne(项慧玲)与语伴在江苏南京的玄武湖上泛舟。张梦洁 摄

 

05.PNG

德国学生Lucas在茶馆中学习四川麻将。王一开

06.PNG

日本学生平家勇大(右一)与语伴于鸭绿江畔合影。刘博

 

在湖南益阳,计算机系学生肖安带意大利的Jean一起登山逛寺庙,教他下象棋,在爷爷家练习书法,参加地道的中国婚礼,还一起参观了毛泽东和刘少奇故居。Jean在后来回忆自己在湖南的日子时说,自己也渐渐喜欢上了毛主席爱吃的红烧肉。在辽宁沈阳,日本的平家勇大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刘博同学的舅舅家里展示了钢琴和口琴演奏,极赋乐感的平家带来的日本作曲、中国翻唱的歌曲,让刘博真正感受到了“艺术无国界”。

07.PNG

意大利学生Jean在湖南益阳的寄宿家庭向爷爷学写书法。肖安

08.PNG

韩国学生李旻渶(右一)在广西南宁百魔洞与壮族小女孩合影。沈起宁

 

除了传统春节的活动,中外学生们还一起出游远足,探索了中国各地的风俗文化和社会人情。沈起宁家人带着韩国同学李旻渶自驾去了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和大新县的德天瀑布,体验了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世外仙境般的溶洞和天坑、壮观的跨国大瀑布、热闹非凡的越南边境市场。在湖南益阳,吴敏带着美国的Matt前往位于当地新老城区交界处的石码头历史街区(又称明清古巷建筑群);这里大量拆迁房以及新盖的楼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队员们也在工作日记中表示,在调研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新老更替。在四川成都,韩国的金圻丁在吴姚函的带领下调研了成都博物馆,在应接不暇的展览之余体验了一把只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得到的皮影戏表演,也亲眼见到了乐山大佛,在震撼的同时深深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毅力。最有意义的是金圻丁终于在熊猫的故乡看到了熊猫,还在同一天和语伴去到了武侯祠,一起体验了绚丽灿烂的春节灯会。

09.PNG

苏世民书院美国学生Matt在湖南益阳的石码头历史街区调研拆迁地区。吴敏

10.PNG

韩国学生金圻丁(左二)在成都博物馆体验皮影戏,探索四川历史文化。吴姚函

11.PNG

瑞典学生Carl(安凯昂)在山东莱芜与语伴一同品尝刚出炉的甜玉米。刘栋

 

南北送君归——有温度的异国文化之旅

 

国际学生在本次活动中不仅学会了中国手工艺制作、饮食烹饪,无人机、专业摄影拍摄了多个春节纪录片,还写出了风土民俗、宗教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见闻录、调研报告。作为体验探索中国的国际学生,奥地利的Vinzenz在活动后这样说道,“这个项目真的独具匠心,我真心希望更多国际学生能有机会加入到这一项目中,在中国家庭这样的环境里体验地道的中国年”。而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学生们通过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拓宽了中西文化视角,增进了对国际学生和异国文化的理解。经管学院的王一开在回顾这次新年时,说自己仿佛看见中外文化“这两面互相照映的镜子里投射出一套幽深又幽深的海廊,一尾尾的灵魂闪着微渺的光点,鱼贯其中,溯洄穿游”。

参加了本次项目的美国学生Joey一直在思考,中国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后来想,或许就是家人聚在一起,享受闲暇的时光吧。就像他写的那样,这大概就是生活在某个地方缓下脚步时一种无比美丽的表达吧,这个地方有时会让人觉得一切都过得太快,快到人们除了前进就再无暇顾及其他——这未必见得不好,但总有一种权衡的方式——或许家族传统总会让人觉得有些许陈旧,但中国年却不会让人觉得旧,因为在这个时刻,千千万万人从辛勤工作中脱身,只为求得与家人的片刻闲暇和欢愉。又或许有些细节会让人觉得琐碎,但大概也正是这种琐碎,让新年在血脉相承的仪式、家和万事兴的情愫中多了一份无微不至的贴心温度。希望中外学生能以新的国际化视野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扬者,为中西文化交流建言献策。

12.PNG

意大利学生Jean(前排左三)与寄宿家庭的全家福。肖安

13.PNG

苏世民书院美国学生Joey(左三)与寄宿家庭的全家福。吕海龙

 

本次活动是人文研团推出的“国际学生语伴1+1”之后又一个中外学生交流式活动,也是国际化探索第二年的重磅活动。近年来清华大学致力于建设国际化校园,提升国际上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学院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人文研团将借助人文学科优势,为增强中外国际学生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搭建校园国际化交流平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