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何以为“高” —— 新雅书院 《大学之道》 考察团访问牛津大学侧记

2018年1月23日至27日,一群风华正茂的清华学生,往来于牛津的各个学院之间,寻找和印证着自己对于大学、书院、人文、科学和艺术的感悟和思考,这无论是对于清华还是对于牛津,可能都是第一次。

此次访问活动得到清华大学国际教育办公室、国际交流合作处和牛津大学部分清华校友的大力支持,特此鸣谢。

May I say again how wonderful your students were, a tremendous credit to your institution, and a remarkable testimony to their Professors.

——Nicola Trott

Senior Tutor, Balliol College, Oxford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新旧交替中的新学院(New College)  卢森摄

为了深入了解和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传统和书院建制,培养和锻炼新雅学生在国际环境中的观察力、领悟力和全球性胜任潜质,新雅书院《大学之道》大一新生考察团一行60余人,在曹莉、李睦、顾学雍、高瑾等来自人文、艺术和理工学科背景的老师带领下,以 “21世纪的书院教育与大学生活”为题对牛津大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术访问。访问团除了对书院制度和导师制进行重点考察之外, 还围绕科学、人文、艺术等学科门类组织安排了专题讲座和讨论,以求对牛津大学的办学传统和特色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实地调研,并以此提升全体同学跨文明、跨文化、跨学科理解和沟通的能力,在短短的五天内,收获了对世界一流大学、一流书院的丰富心得和预期成效。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参观新学院   粒子摄

导师制:牛津皇冠上的一颗耀眼的宝石

此次访问的第一站是牛津大学新学院(New College), 新学院虽然名中和“新雅” 同有一个“新”字 , 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379-)。1月23日,该院院长马尔斯· 扬(Miles Young)、财务主管兼牛津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牛津导师制》(The Oxford Tutorial)一书的作者大卫·帕尔费曼(David Palfreyman)和学院发展部主任马克· 科提斯(Mark Curtis)分别以“数码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导师制” 和“牛津大学”为题与访问团全体师生分享了牛津大学和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制度——这是此次“牛津之行”的考察重点。 在新学院院长和他的同事们看来, 在牛津大学, 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何以为“高”,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制。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种师生之间定期进行的小规模的甚至是一对一的直接学术交流一直被誉为镶嵌在牛津皇冠上的一颗耀眼的宝石”。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曹莉教授向新学院赠送清华纪念品   卢森摄

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由于高中阶段已基本完成了通识教育,大学本科教育中并没有专门设立通识教育板块。 但是, 牛津大学引以为豪的导师制却与自由教育的理念一脉相承, 在导师和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中, 通识教育的宗旨和方法自然而然地贯穿其中,通过文本阅读、独立思考、大量的写作以及师生面对面的定期研讨,学生的求知欲、研究潜能, 特别是分析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价值判断等最为重要的终身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培养。 由此,牛津同学在分组交流时流露出来的自信和超脱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李世豪同学对此感慨道:“在牛津的这几天遇到的每一位同学都几乎完全没想清楚他们以后会去哪里,做什么,可是他们对此完全不在意。他们所想的只是认认真真地读完本科的课程,不带目的地与这些课程本身打交道。这实在是让我羡慕不已的地方。”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在新学院与牛津同学面对面交流   卢森摄

至于书院制和导师制到底好在哪里,张子暄同学是这样理解的:“在书院制度下,同一位老师不仅在学部(faculty/department)下任职,同时也在书院(college)的编制下、负责指导学院内的学生。一方面使得老师和学生组成了一个有机社群,住宿制的设计为老师和同学的接触交流提供了便利(如牛津学生所言,当遇到什么需要请教时,可以直接去敲教授的门);另一方面,学院制却也没有在不同学院之间形成隔阂,导师仍可以跨学院指导学生。一切皆以学术为重,以学生的自我驱动为学术研究的出发点,我认为这是高等教育‘高’之所在。”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在新学院参加学院晚宴   卢森摄

人必须舍弃“常识”才能接近真实

1月24日,同学们来到此次访学的第二站, 圣彼得学院(St.Peter’s College),聆听该学院物理学教授克里斯托弗·福特(Christopher Foot)的专题讲座“Quantum Technology: Clocks, Cryptography and Computers“ 。在福特、顾学雍等老师和几位博士生的带领下, 同学们对量子技术在计时、计算机编程和密码学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对量子力学的前沿应用进行了探索性展望。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在圣彼得学院与福特教授探讨量子力学  粒子摄

陈宗昊同学这样评价本次讲座和讨论:“量子力学的讲座大概是几场讲座里面最具挑战性的了。在这样一个违反直觉的理论体系中,人必须舍弃“常识”才能接近真实。这也许正是批判性思维在自然科学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说在这次讲座之前,对于量子力学的了解只限于‘薛定谔的猫’理论;通过此次讲座,福特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量子世界。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量子力学带来通讯领域的大变革,量子计算机将会极大程度提升计算机的运行能力,量子力学将指引人类走向最微观的世界。但是同时量子力学理论缺乏物理意义上的‘美’,与经典物理理论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量子力学领域的五大基本假设过多地依赖于数学上的推导而缺乏直观的物理上的模型解释。” 李世豪同学则由此对物理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物理这样的自然科学既是说一不二的,又是灵活多元的。包括了计算、推理,更包括了思维、思想。无怪牛津大学开设了不少诸如“物理学与哲学”“计算机科学与哲学”的科目——只有伟大的境界才能产生伟大的理论。”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在圣彼得学院小组讨论   粒子摄

《驶向拜占庭》:

生命有限,灵魂不朽,诗歌永存

一所伟大的大学不能没有科学, 更不能没有文学和诗歌。 1月25日,同学们在政经哲(PPE)跨学科专业策源地贝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参观访问,并观摩了该学院文学课的导修视频和教学片段,从中了解到导修课上学生如何在导师的鼓励和指点下,成为主动学习、积极表达和自我驱动的探究主体。

19世纪牛津大学红衣主教、《大学的理念》一书的作者纽曼曾经说过, “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的一些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之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为了让同学们亲生体验文学教学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该院本科教学主任妮科拉·屈特(Nicola Trott)应曹莉教授的邀请,专门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爱尔兰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W. B. Yeats)的著名诗篇《驶向拜占庭》 (Sailing to Byzantium)。在中英老师的共同启发下,同学们对这首诗的主题、韵律和意象进行了一次令人难忘的文本细读和热烈讨论。诗中有关自然、艺术、生命轮回交融的哲学命题和精湛独特的韵律节奏,激发了同学们无限的遐想,无论是从生物学角度理解鲑鱼的顽强溯游,还是比较中西景物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抑或是从中西文明的交汇点思考拜占庭的象征意义,同学们在提问和发言中无不展现出从文理通识教育中初步收获的思辨特质。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在贝利奥尔学院研讨《驶向拜占庭》 卢森摄

与牛津同学的小组讨论: 

此次行程的点睛之笔

在潘烨靓等同学看来,“此次牛津之行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之前的旅途所不具备的别具一格和妙趣横生。”在带队老师的指点和当地校友的帮助下,同学们除集体活动之外, 还提前备课, 分组考察了曼斯菲尔德学院、彭布罗克学院、玛格丽特女王学院、摄政学院和基督教堂学院。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在玛格丽特女王学院与牛津同学座谈  卢森摄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走访彭布罗克学院   学院老师摄

在与当地师生近距离的对话和交流中, 沈莹莎同学注意到了两种不同的探究方式: “文史由整体到个别,理工由个别到整体”; 而在殷乐天同学看来, “牛津的课程并不完全符合文理通识的理念,甚至并不看重职业的导向,但中学教育的积淀和对于‘transferable skills’的培养。 这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够走上社会后胜任自己觅得的岗位。” 俞舒扬同学则认识到, “牛津的教育模式与清华的差异既是东西两国之文化的差异,也是东南亚、西北欧人口、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不同。”

1月26日, 摄政学院牛津全球发展与展望研究中心主任王士东博士对大学和书院结构关系的介绍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学部与书院、研究与教学的互通和互补关系。金旭扬同学由此领悟到“书院和学院这两套独立运作又互相联系的系统所折射的,是牛津大学以学术为中心的态度,以及它的悠久、稳重的底蕴。”温晋同学也有同样的感触:“大学与城市在变奏中持恒的文化基因和让人心悦诚服的浸润式、反馈式、交谈式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书院与书院模式从新事物成长为经典之路上可以借鉴的珠玉。” 而潘宇昂同学收获最大的是关于牛津大学对待传统的态度:“牛津之行只是一个起点。对于大学的发展,对于守成和创新的矛盾的解决的思考,将一直继续下去。”


面对艺术作品,就像面对阳光、空气、水,多考虑自己想到什么,少考虑艺术家想到什么

艺术审美和博物馆体验是新雅文理通识教育中的保留节目。在李睦、高瑾等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分批走进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阿什莫林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史博物馆和牛津城博物馆学习考察。迎面而来的人文、科学、艺术和自然的瑰宝不仅仅对同学们形成视觉上的审美冲击, 还引发了对于历史、社会和文明的多元思考。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李睦老师在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粒子摄

王择正、陈昱弘、陈张萌、于祎男、王宁烽等同学发现艺术之于牛津和英伦是一个巨大和日常的存在,无论是牛津各个学院的教学楼、图书馆、餐厅、酒吧,还是市政厅、地铁站,艺术犹如空气和阳光,无所不在。胡佳乐同学这样写道:“每一件收藏背后可能都有一段故事,连接的是一段段的历史。不仅有文明辉煌的荣光,珍视艺术的高雅,也可能有文明没落的不幸与野蛮劫掠的残暴。让人不禁有想象的空间和探知的热情。”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辅导员卢森和同学们一起参观阿什莫林博物馆  粒子摄

5天的访问转瞬即逝,中英师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跨学科碰撞,中英双方对一流大学、一流书院的独特见解与共鸣,以及师生共同感知的牛津大学和牛津城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的坚守和变革,已成为新雅牛津访问团的集体记忆。随着牛津的流光溢彩在机翼后方远去,同学们对世界一流大学、一流书院及其责任担当的认识和思考将进入新的航程。 在接下来的两周内, 每位同学将撰写各自的牛津之行考察报告, 将自己和同学们的所观、所思诉诸笔端,化为超越自我、砥砺前行的动力, 书写大学生活更新、更美的新篇章。


新雅书院牛津访学新闻报道.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jpg

带队老师在牛津大学图书馆庭院合影  

英国友人摄


供稿: 新雅书院《大学之道》牛津大学访问团

编辑:吕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