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清华大学“感知中国·清华印象”暑期学校闭幕式举行

清华新闻网7月31日电 (通讯员 赵一豪)7月28日下午,2017年清华大学“感知中国·清华印象”暑期学校闭幕式在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出席闭幕式并做结业讲话。闭幕式由美国籍学生汤博彦(Matthew Parodi)主持。

闭幕式首先播放了回顾视频,重温了国际学生这两周以来在北京的学习生活,得到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闭幕式现场。记者 苑洁 摄

施一公在讲话中表示,清华大学开办国际暑期学校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世界的优秀学子能够相聚一起,真正地理解真实的中国。他说,自己早年在海外学习工作时发现不少海外青年对中国历史与文化有些误解,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也不甚知悉。对于未来的世界领导者来说,中国是一门必修课。希望更多的国际学生来感知中国、研究中国、讲好中国的故事、成为中国的朋友。清华大学将不断促进中外青年的交流融合,为中国与世界的共赢发展做出贡献。 

施一公讲话。记者 苑洁 

在小组展示环节,七个主题小组进行了精彩的结业汇报。

建筑组学生通过四种类型、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逻辑模型。四种类型是宫殿、仪式场所、住所与花园、现代建筑。五个角度是布局、结构、屋顶风格、动物、颜色。建筑组学生致力探求中国建筑背后的理论知识,如风水、科层制、天人合一、动物图腾、五行五色等。

创意城市组则深入挖掘人与城的关系,以艺术表达、设计创新、生活再生三个维度构建了自己的逻辑模型,引用了创意群体、创意环境、创意场三项理论。通过运用设计思维,创意城市组提出加强ISOP(信息、空间、物、人)的互动互联,以碰撞出无限可能。 

国际学生讲述自己对中国的感受。记者 苑洁 摄

教育组对从孔子到清代的中国教育思想史进行了文献梳理。通过解读当代中国高考制度,教育组将中国教育的三角悖论作为研究问题,深入讨论如何取得公平性、成长性、平等性的均衡。学生们比较了中西方教育的异同,用海伦·凯勒(Helen Keller)的名言阐述了本组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最高成就是宽容。

环境组重点研究了中国的环境治理挑战与最新进展。学生们对空气污染、新能源开发、清洁水等领域的中国环保案例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加强环保意识的全民教育,并进一步加大国家与地方层面的环保政策执行力度。

产业前沿组研究了产业前沿领域后认为,中国婴儿恒温箱有巨大市场需求、分散式能源系统对节能降耗有重大作用、共享单车已经取得巨大成功、面部识别技术的成熟将催生巨大的商业市场、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经济生活的形态。

城镇化组从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经济层面、环境层面研究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对北京进行了案例分析。北京的快速发展对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最后,学生们对未来城市进行了构思设计。

女性组同学提出以文化与伦理的角度来进行性别研究。通过进行东西方性别文化对比,研究中国女性审美变迁、婚恋市场,学生们对中国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因果关系继续了思考,并提出了加强性教育、男女平权等可能的解决方案。

“感知中国·清华印象”暑期项目学术主任付志勇教授对各组汇报进行了学术点评。建筑组导师刘亦师、创意组导师付志勇、教育组导师钟周、环境组导师鲁玺、产业前沿组导师顾学雍、城镇化组导师刘佳燕、女性组导师肖巍等学术嘉宾出席闭幕式。

国际学生学者中心执行主任张亦萌在致辞中表示,祝贺全体学生从暑期学校毕业。作为未来的领导者,中外学生需要共同面对并解决全球性挑战。“感知中国·清华印象”以此为使命,祝福中外青年友谊之树常青,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和谐、更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美好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国际学生代表发言。记者 苑洁 摄

最后,两位国际学生代表登台发言。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马修·帕尔默(Matthew Palmer)说,“感知中国·清华印象”是一次奇妙之旅,我很喜欢中国历史文化,清华大学给予了世界各国的青年共同来研讨中国文化的机会,这让我倍感珍惜。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的伊曼埃尔·莫拉比(Imane El Morabit)首先用中文对现场的学生与嘉宾问好,然后表示此次清华经历让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明多样性的美好,也让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刻的认知,最后用中文表达了对清华大学的感谢。  

当天,“感知中国·清华印象”各组学生的学术成果也以海报等形式,在主楼大厅校训墙前进行了集中展示(Expo)。

“感知中国·清华印象”国际暑期学校是继2016年启动后第二次举办,今年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联酋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102所大学的229名学生参加,旨在为学生提供“了解世界的中国、了解中国的世界”的浸润环境,全方位发挥连接中外学生的纽带作用。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华山

转自: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