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推动全球胜任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

清华新闻网6月19日电 6月14日下午,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课程教学中的全球胜任力培养专题研讨会在主楼327会议室举行。来自相关院系的教师和部门代表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出席会议并讲话。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国际教育办公室主任高虹,教务处副处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胡钰分别作主题发言。

高虹发言

在主题发言中,高虹介绍了我校关于全球胜任力内涵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国际化培养资源体系,以及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举措,以借鉴两校在推进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培养融入培养过程的做法。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四个目标都包含了世界、国际和跨文化等“国际元素”,在广阔的全球视野下,用通识课程来培养学生应对未来世界发展与变化的能力和素质。麻省理工一方面通过全体本科生参与的解决全球挑战问题的团队项目、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项目、国际研究兼修学位等方式,推动校内的国际化培养,另一方面通过提供经济资助、与一流大学合作建立境外学习渠道、提供出境学习指导以保证学生不因出境延长学习年限等措施,努力推动学生参与出境学习项目。

王巍发言

王巍介绍了清华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从国际学分认定、暑期海外课程建设、国际化文素讲座,以及特色课程开发等方面介绍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举措。针对学生海外交换选修的文素课程的学分替代,学校已制订相关规则。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国际处一起开设“全球南方浸润”系列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2015年起,邀请海外名师在暑假期间来校开设短期课程,至今已有七门课程。同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目前还在开发推进《当代中国与世界》课组的课程,希望更多的老师参与文素课程建设。

胡钰发言

胡钰介绍了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丝路新探”的开展情况,该课程组织学生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访,创造跨国界跨文化的学习环境,在参访式体验式讨论式的教学过程中,增进学生对世界多样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学生们在课程实践中,通过自己的脚步丈量,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获取当地最真实、最丰富的信息与经验。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促使同学们开阔视野,在行走全球的过程中,发现世界的多样性,了解真实的世界。

与会教师在自由讨论环节发言踊跃,会议气氛热烈。环境学院的吴烨建议对校内英文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推动国际学生跨院系选课的渠道。新雅书院的曹莉指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心智与情感发展,要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对话能力。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张林指出,要做好国际化校园建设,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从而提升国际学生的学习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何建宇表示,通过edX在线教育平台推出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英文版课程,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后续将加大力度开发国际化课程。

杨斌总结讲话

杨斌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目前清华已有较为丰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资源,包括各类培养项目和课程、海外学习与研究机会,这些举措形成合力,能够提升参与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下一步需要探索怎样将全球胜任力培养融入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要面向大多数而非局部的同学,要尽可能地融入更多的课程而非某些专门课程之中。杨斌指出,要敢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来探讨全球胜任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不能一说到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就去重新建立一套体系,或是在文素课程中新增加一个课组,而是探索如何全息地渗透在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方面,每门课程需结合自身特点,在课程设计伊始,即可考虑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提升的问题。例如,教材的选用,案例的选编,文化比较的视角等方面均可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在教学方法上,老师与学生共同发现的教学方式以及作业设计中的全球视野的融入等等,均是院系与部处需要探讨的问题。教学管理方面,促进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学习者的混编融合也有利于促进多元理解的学习效果的提升。

杨斌强调,希望各院系教师和管理部门积极开展研讨,思考怎样从“三位一体”的角度来培养全球胜任力,如何落实到常规的课程教学和普通的学生身上。期待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促使全球胜任力培养目标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教育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促使全球胜任力成为很多课程而不只是个别课程的教育成效。

研讨会现场

 国际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廖莹主持本次会议。

供稿:国际教育办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

转自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