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学术峰会在牛津举行

12月6日,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的配套活动,由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和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英高等教育人文对话在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举行。本次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学术论坛以“交汇:创造历史中的中国与西方”为主题,来自中英两国著名高校的资深人文学者,围绕着中国和西方近代以来在社会生活、人文学术、与现代思想各层面丰富多样的历史关联及其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式、新内涵,从各自的研究专业和角度进行了思辨、探索和分享。

111.jpg

中国和英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人文传统的大国,都面临着在变革的时代中由更新而延伸自身传统的共同挑战和历史机遇。从“论多语”开篇,与会中英学者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了热烈对话。其核心命题是:何为现代文明,何为人文中国?对 “何为现代文明” 的阐释包含对“何为人文中国”的认知。在国际环境中,对人文学和人文价值的学理构建和历史探讨长期以欧美经验为基础为主导,中国的经验相对边缘。此次论坛通过对中国与西方在创造历史过程中之关系探讨的命题设置,将对人文中国的研讨作为重心,并由此对“人文学”学理基础和“文明论”的思考框架进行了重新定义。中英两国学者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和探讨,互相启发,气氛热烈。

222.jpg


“早期现代”专题研讨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何伟文教授与来自清华大学世文院资深国际世文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暨罗曼语系的Laurent Dubreuil就人文领域的两大母题诗学与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探讨,揭示了诗学的创造性的认知方式如何使我们能够在面对历史的曲折艰难中超越历史,在把握传承的精髓中重新想象传统。何伟文教授通过分析菲利普•锡德尼爵士的《诗辩》如何通过语言风格的创新而重新发明了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处理了一个富有时代性的命题——古老的文明如何在创新中进行传统的传承,获得了英方学者的积极肯定和赞同,英国同行表示何伟文教授的研究对于他们反思认知英国文学和文化深有启发。

“重访人文传统”专题研讨

武汉大学的杨华教授探讨了传统礼制与西方礼仪在近现代之交的冲突和融合、以及传统礼制在近代文化中的保留和继承。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陈雷教授探讨了唐代韩愈的《原人》中兽与人、野蛮与文明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儒家传统的发明和更新。清华大学刘石教授对比了中西方对诗画关系论述的话语差异及其价值内涵。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哲学项目主任 Nick Bunnin教授进行了详尽的回应和分析点评,就韩愈思想的时代背景、礼制对人性是规矩还是解放、诗画形式与当代媒介变革之关系等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学理性的问题。

“文明史与世界史”专题研讨

复旦大学的向荣教授勾勒了世界史、文明史作为一门研究方向在近代的兴起及其与英国、中国传统史学的复杂关系,提出在当下全球化时代对世界史和对其他国家和区域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北京大学的贺桂梅教授分析了中国思想界新近出现的“文明史”论述如何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中心的、更为多元化、更富有包容性的对世界的想象,成为一种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变革相交织的普遍性论述。复旦大学的陈玉聃教授比较分析了儒家和斯多葛学派两种世界主义的异同及其作为人类思想资源的参考作用。在提问环节,牛津大学的田海(Barend ter Harr) 和Nick Bunnin教授、以及在场旁听的牛津大学研究生先后踊跃提问,谈论超时而意犹未尽,在茶歇和午餐环节继续进行。

333.jpg

下午的圆桌讨论上,牛津大学中国中心讲席教授田海、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志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金永兵、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王淑英、埃克塞特大学副校长马克·古德温(Mark Goodwin)、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清华大学世文院暨清华-密歇根研究员学会青年研究员尼尔·阿勒(Neal Allar)等高校及机构代表参加圆桌讨论,发表了对论坛的综合点评,以及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中人文主义教育、研究和交往的体认和思考。

444.jpg

颜海平做总结发言。

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颜海平教授在总结时说,中英两国知名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分享关于本国和全球人文研究和教育的成果与热忱,在她长达二十年的海外执教和回国五年的工作生涯中尚属首次。此次论坛提出了这个时代一系列具有界定性意义的核心命题:何为语言、何为诗学、何为人文、何为中国。其重心是何为中国——对于在座的个人或群体,“中国”是一种方法、一种隐喻、一种叙述、一种人类不可或缺的经验、一种理念,一种想象,这种种叩问启发两国学人开启新的人文学地平线(more than humanisms),寻求更为丰富的资源和可能。

555.jpg

陈旭讲话。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陈旭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人文交流关乎民族、国家与人类未来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国际人文教育交流中的独特优势,不断探索新的交流形式、扩大交流规模,为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与相互尊重、促进不同文明交流共鉴共存、促进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陈旭指出,人文交流需要多角度合力开展,见效周期长,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推动。人文教育渗透在各学科领域之中,科学技术发展本身与人文学科密不可分。清华大学重视人文社科发展、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倡导通专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人文教育。清华已与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十多所英国高校建立了校际科研合作关系,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和学生交换协议,希望未来能继续加强与英国各校的交流合作,推动中英人文教育的交流发展。 

666.jpg

邓克然讲话。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英方副秘书长、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邓克然爵士(Sir Ciarán Devane)在总结讲话中说,在全球化的时代,人文交流在消弥文明冲突上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世界和平发展的福祉。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成立以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一直致力于消除文明隔阂和冲突, 促进不同族群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化解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为此,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中国汉办共同推动英国的汉语教育,其要旨不仅仅让人们能够用同一种语言交流、相遇,更重要是使人们能够欣赏彼此的文化经验,欣赏对方民族的诗歌、音乐、文化艺术的美。当下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于世界和平至关重要,而大多数人也急需对中国的更深入的理解,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将继续在文化、理念、教育和政策方面推动中英两国的关系,帮助中国的和平崛起,他相信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造福中国,还将造福世界。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是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之精神内涵的一次具体实践,在国际化拓展方面具有三个特点。第一,这是首个由中国高校,由清华大学作为发起方提议并运作的中英人文学术协会,获得中英双方学界积极支持和认同。第二,联盟每年的论坛主题与活动将继续由中方提议,双方商讨,以秘书处为主要机构进行沟通并最终确定,在形式和内涵上均有创新。第三,就参与成员而言,中英双方联盟成员跨越了中文和外文学科的一般区分,以分享、汇聚和融会中外文学科的优秀资源和学术智慧。这一探索和实践对于深化双方人文学术交流、传承清华中西融会的人文传统,培养“由阐释世界以叙述中国,以叙述中国而影响世界”的高水平青年学人和跨文化对话的领跑者,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供稿 | 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

摄影 | 苑洁

编辑 | 蕾蕾

来源: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