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归来】李鹏辉:博士养成之与众不同的“英国模式”

来源: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清华大学博士生短期出国访学基金”

自2010年起设立,受到“双一流”建设经费和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共同支持,为博士生赴海外一流大学或重要国际组织、师从一流导师开展研究工作提供4-6个月的生活费资助。至今已有超过1800名博士生获得基金支持。该基金受到师生欢迎,博士生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Clipboard Image.png

                                                   作者李鹏辉访学期间与两位导师课题讨论照片

英国利兹大学为期6个月的访问结束了,回想这次访问学习,让我受益良多。

英国政府较注重社会科学的发展,政府在社会科学方面投入的科研经费较多,使英国的社会科学发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我的博士课题——驾驶员分神行为,正是属于工程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研究,一方面需结合车辆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一方面需考虑行为、决策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此次访学,使我的博士课题能够吸取英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及基础知识。

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在利兹大学的合作导师Natasha教授虽处于交通系,但其本身具备心理学博士学位,从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给了我很多启示;二是利兹大学与附近的谢菲尔德大学、约克大学组成白玫瑰大学联盟,主要在社会科学领域共享师资、试验工具,并定期举办社会科学学术交流会议,并且三所高校老师发表的前沿论文,在正式期刊出版前均会提前共享在白玫瑰大学联盟系统中,可供三所大学的师生最快掌握这些前沿的研究,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三所大学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三是我在利兹访问期间所使用的一些较新较前沿的统计分析方法,经过网上检索发现其大多开发或者发展于英国,所以我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英国找到这些工具的介绍及使用方法。

                                                               英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英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与美国、德国截然不同。首先,英国的博士生与其导师是独立的同事关系。一般情况,英国的博士生并不享受导师课题的资助,故并不需要对导师的课题负责,学生可将全部精力致力于博士课题的研究,从而保障其科研的自主性、独立性及创新性。而对于享受导师项目资助的博士生,因其研究以完成导师的项目为主,故规定其博士毕业论文需具备除去项目内容以外的三个创新部分,从而保证了博士生研究的创新性。在保障博士生受到充分的指导层面,在双方确定导师与学生关系时,便表示两者愿意在博士生所开展的课题中进行合作,会各自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在学校政策方面,学校明确规定每学期导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科研的次数下限,并采用相关系统记录每次讨论的具体情况,从而确保了博士生能够得到足够的指导。最后,由于英国本、硕、博的学制普遍较短,其对博士毕业生的定位是具备继续从事科研的能力,而非已具备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当然,这种培养模式也存在相应的缺点,博士生不直接跟从导师完成课题项目,导致博士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具备自主科研能力、创新力的博士生可在此种氛围下做出非常创新、突破现有框架的研究,但不具备自主科研能力及创新力的博士生在此种氛围下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博士论文。与此截然不同,美国导师只有在具备课题项目及经费的情况下才可招收博士生,即博士生均可根据项目内容及规划开展自己的博士课题,此种模式保证了全体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下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上限。而工程化培养模式极高的德国,则更注重博士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而非基础理论的培养。

处于更高水平的社会发展阶段,英国整体的精细化程度较高,比如博士生的双(多)导师制度,博士生数量少而精,博士生可根据课题需求选择相应方向的导师,从而在不同研究方向均可得到充分的指导。我在利兹的访问也得益于此种科研氛围,在到利兹之后,导师Natasha教授很快便安排我在组内进行了一次学术报告,介绍我的博士课题及在利兹的研究规划,而后根据我的课题需求,帮我联系了另一位副教授Gustav,一同指导我在利兹的科研。我的博士课题主题为驾驶员分心,涉及汽车、交通及心理学等多学科,我本身具备汽车工程专业背景,导师Natasha教授具备心理学及交通背景,而Gustav副教授则具备很强的汽车控制及心理学建模背景,与两位导师的合作极大地补充了我所缺少的心理学及交通背景知识,从而极大促进了我在利兹的研究工作。

Clipboard Image.png

                                                                  访学期间与课题组同学照片

                                                                           英国的高校管理

英国高校管理的科技化、资源集中化、设施人性化程度也极高。

其科技化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利兹大学网络中心给每位学生、教职工划拨出足够空间的网盘,供大家存储办公数据及文档用。其优点是,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电脑便可访问该网盘中的数据,从而开展工作。二、我们也可非常方便的远程使用网络中心的计算机,上面安装的商业软件非常全面,便于我们进行数据处理、大型计算等。三、会议室较多,并且会议室的电脑、大屏幕均具备远程视频功能,保证了师生间的远程会议。这些高科技的软硬件系统确保了我们即使在家、出差在外,也可随时随地无障碍地科研、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其资源集中化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在每一栋研究所大楼的每一层中,均有一台公用打印机,大家在个人电脑上点击打印文件后,便可在任意一台打印机上登录自己账号打印文档。二、每栋研究所大楼中均有厨房、大厅(很多桌椅),大厅一般作为公共的吃饭、交谈、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一般我与导师单独讨论自己的科研进展也是在大厅中进行的,由于大家均在大厅中进行这些活动,反而互相不受干扰,可以非常愉快、畅所欲言的进行学术交流讨论。因此,该空间的利用率非常高,氛围也很轻松,省却了很多会议室的占用。

设施人性化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学生工位的座椅非常舒适,可任意调节高度、倾斜度,从而让我们中午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座椅上进行午休,省却了回家午休的路程时间。二、大楼中也有小的独立浴室,方便骑自行车上班的同事。

我觉得在未来,我国的高校也可部分借鉴其管理科技化、资源集中化、设施人性化的模式,相较于国内高校每个办公室都有自己单独的打印机、单独的学生电脑,英国的这种模式更高效、整体成本更低。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其社会人员少而精,此种模式更适用于英国。

                                                                         生活和科研上的收获

在利兹交流期间,我在生活和科研上也有很大的收获。

在生活上,从大的层面,我感受到不同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西方社会生活相对自由度高一些,体现在各方面,比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在生活方式上,周围人会较为理解你在生活上面与别人的不同,比如穿着、饮食等。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这些都是被认可的。在工作方式上,由于我所在的大学国际生较多,不同国家的学生在一起,有的愿意白天工作,有的愿意晚上工作,所以学校的工作室允许24小时工作,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同时,国外的导师也不会要求学生必须在工作室工作,也不会查看学生白天是否有到工作室,只要学生课题进度合理,定期讨论的内容充裕,导师也会非常认同该学生的。

在国外的生活也特别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及独立能力,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自己租房子,自己购买生活必需品,自己解决每日三餐,让我真真切切体验到独立生活的感觉。因为在国内校园这样一个熟悉的环境里,我们所有的东西都被安排规划的非常周到,吃饭直接到食堂即可,购物在学校的超市里面也是无所不有。但是在国外却大不一样,偌大的校园里面,仅有一个小食堂,里面卖的还是以西餐为主,我根本就吃不习惯,所以最后只能每天自己做中餐吃。所以每周六我都需要抽出半天的时间,到市中心的中国超市购买所需要的蔬菜、食品等带回家。为了保证每天吃到的饭菜是新鲜的,我每天都早起做好早饭和午饭,吃完早餐后将午饭带到学校去。到学校后我便开始整个上午的刻苦科研,大概到1点钟,便开始与周围的同学一起加热饭菜,边吃午餐边聊天,感觉氛围也特别棒。一群身在异乡的小伙伴,大家一起聊聊近期科研、生活方面的事情,也感觉特别高兴。有时候也会有国外的同学一起,边吃边聊,了解不同国家在饮食文化、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整体来讲,在国外的六个月,让我更加的自立,同时也学会了很多的生活技能,与不同国家的同学建立了友谊,增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扩大了视角。

在科研上,受益于英国高校精细化的博士生培养方案,我每周都能单独与Natasha教授及Gustav副教授进行一次大约45分钟至60分钟的讨论,极大地促进了我博士课题的推进,及科研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我利用半年的时间与两位导师一起完成了2篇英文期刊论文的内容。在其中一篇论文中,我分析了一种安全性参数,发现了认知分神会导致驾驶员车道保持能力下降,与前人采用另外一种参数认为认知分神会导致驾驶员车道保持能力提高的结论相反,从而推进了该领域学者对于该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目前已完成该论文的投稿。在另外一篇论文的构思阶段,在与两位导师头脑风暴之后,我们发现我在清华做的实验数据可用来测试他们最近在认知分神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猜想,经过2个月的分析后,我的数据成功验证了他们的猜想,目前该论文处于修改阶段,也即将进行投稿。这两篇论文对应的内容正是我博士课题中很重要的两部分内容,极大地促进了我博士课题的完成,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与素养。

同时,这次访学也为清华大学和利兹大学两课题组的后续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即便在我回国的日子里,我也能够与国外两位导师继续开展科研上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让我非常高兴的是,我也得到了两位导师的认可,Natasha教授愿意提供科研经费,邀请我到利兹大学再次访问半年,继续在我的博士课题驾驶分神领域开展合作,保持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前沿性研究。

最后,也要感谢清华大学给予我这次机会,资助我在自己研究方向最为知名的几所大学之一学习,极大地促进了我的博士课题进展,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并建立起与国外同研究领域导师、课题组的联系,为今后的交流、合作打下基础。同时,此次访学也让我感受到不同的国家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本文来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李鹏辉同学的访学总结报告

编      辑:邵正隆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徐思羽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学生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