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生亲历非洲工人合唱《团结就是力量》:非常震惊!

近日,一段非洲6000名女工齐唱《团结就是力量》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据了解,这是位于埃塞俄比亚的一家中国企业工厂,为了提高工人的凝聚力、纪律性,每天上午,企业都要把所有的当地工人聚集在一起,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2017年寒假期间,清华大学“丝路新探”海外实践之东非支队来到了埃塞俄比亚,参观访问了这家中国企业工厂,亲身体会到了非洲工人合唱《团结就是力量》的热情。

尽管已经过去3个多月,支队长景嘉伊聊起当时的场面,依然觉得“不可思议”。她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非常震惊!没有想到非洲工人会唱这首歌。”

在寒假实践的调研过程中,景嘉伊和同学们感受到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发现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她表示,相比欧美和日本,中国企业进入较晚,面临更多的文化冲突和隔膜。“想解决这些,我们还需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传播之路。”景嘉伊说。

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带队老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表示,全球化不等于欧美化,当代大学生要培养全面的全球化视野。做好“一带一路”,不仅要有经贸合作,还要有文化传播,要让中国版的全球化理念深入人心。

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国青年网:你们实践队伍亲历了非洲工人合唱《团结就是力量》的场景,能否介绍一下现场的情况?

景嘉伊:2017年2月12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访了埃塞俄比亚最大的中资民营企业之一——华坚集团。我们先在工厂车间的外面参观,在准备去车间里时,突然听到有“1,2,3……”喊口号的声音,一开始没听太清,等走近了,才听到他们在唱《团结就是力量》。我们非常震惊,完全没有想到他们会唱这首歌,闭上眼睛,你根本听不出是老外唱的,跟中国人唱的一模一样!

后来,我们了解到,这是中国企业的一种员工培训方式,通过合唱来提高工人的凝聚力和纪律性。

合唱结束后,我们与一些员工进行交谈。有一位员工之前在日本企业里工作过,但他表示,中国目前带给他最大的感受是经济上的希望。

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熏陶,他们开始慢慢学习汉语,并希望能来中国接受进一步的培训。中国的商业模式对于他们而言是崭新的,这对他们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很大帮助。

中国青年网:有人质疑“一带一路”倡议是“丝绸蜃楼”,据你的亲历亲闻,事实是怎样的?

景嘉伊:其实,清华是国内最先走到“一带一路”上去进行海外实践的高校之一。我们第一次到这些国家,也会有很多质疑。有很多人也曾表示,我们为什么要到这些国家,我们能学到什么?

后来,我们认识到,之所以要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我们看到的这些国家,比如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相当于中国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发展水平。他们面临着和当时的中国相似的纠结,比如要不要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要不要市场开放、还有环境和发展相博弈等等问题。

我们通过走出去,可以反观中国的发展。就像一面镜子,更好地反思中国的发展道路,在眼下,当中国面临发展问题抉择时,这些思考是非常有益的。

其实,“一带一路”不仅是国家层面的交流,随着倡议的不断推进,很多民间力量都在往外走,在海外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在埃塞俄比亚首都机场转机的时候,机场里大概一半以上全是中国人,他们在这里转机,飞到各种各样的地方。

在机场里,我们和一些中国商人交流,他们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的确实距离中国很远,但经济市场却基本是真空的。中国人大量的涌入不仅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也弥补了当地经济的空白,是一件造福双方的事情。

所以,“一带一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机遇。

中国青年网:清华大学很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你参加过几次?这次去非洲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景嘉伊:我参加过10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清华,社会实践是育人环节中的必修环节,所以基本上每个同学或多或少都有实践经历。

这次非洲之行,我们来到了亚吉铁路,这是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中国在海外首条集设计、采购、施工、监理和融资于一体的铁路项目。

我们进入车站发现,这里的设施和国内的高铁站几乎一模一样。然而,车站外面的风景和国内有很大不同。

车站位于一片荒地之中,周围几乎没有高层建筑,所谓的公路上是一些牛马车,附近还有很多没鞋子穿的小朋友……这和中国援建的现代化车站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在实践中一直在思考,在“一带一路”上,各国要共同努力,不仅要有大型的援助工程,还要更好地造福当地人民。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中国和非洲国家依然存在着“双向刻板印象”。我们对他们有不理解,当地人也给中国人贴了很多固有标签,比如“勤劳”“太拼了”……

同时,“创新”“创造力”也是飞入同学们耳朵里的高频词汇。看来,中国印象,真是在转变。

目前,在世界主流舆论场上,中国声音还很小,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这是永久的命题。中国企业作为中国对外形象传播上重要的节点,也是最贴近当地人生活的中国符号,本土化之路还有诸多挑战,有待探索。

编辑:藤子

转自:清华新闻网